【欧洲时报记者周轶伦编译报道】11月2日,法国橙色(Orange)电信集团推出旗下移动银行(Orange Bank),集团向客户提供传统银行的大部分服务项目,譬如开设活期账户、提供银行信用卡、允许透支服务等,且这些服务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这是法国首次一家电信集团参与到银行体系的竞争中,且雄心不小,其定下的目标是在10年内征服200万客户。紧接着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也于11月份推出名为“Eko”的移动银行,每月银行费仅为2欧元。
不得不说,这些不断涌现的移动银行,其背后所代表的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在银行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甚至有经济学家悲观的认为传统银行即将走入末路。不过传统银行并没有“坐以待毙”。近几个月来,传统银行纷纷把新的服务和收购项目提上日程。对银行来说,如何减少与金融科技公司在数码科技上的差距以满足当代客户需求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改革命题。
手机银行因为使用方便而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加快金融科技收购与合作步伐
面临金融科技的冲击,传统银行不得不加速数码转型的步伐。如去年曾被曝光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荷兰ING银行。当时,荷兰ING银行在发给在职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银行业正在遭受数字化带来的冲击,转型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当时,该银行还公布计划,将投资8亿欧元用以研发数码平台的电子银行系统。荷兰ING银行总裁哈莫(Ralph Hamers)认为,“一些大型销售网站如亚马逊都已介入金融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服务。在如此剧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必须开设适用于手机应用的服务产品。”
在前不久公布的银行第三季度报表中,荷兰ING银行宣布已与全球150家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最近一项,是与德国初创公司Scalable Capital Active在为贷款人根据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贷款服务上的研究合作。银行决心以最快速度向数字科技转型。近日,ING银行成立了ING Ventures基金,资金金额达3亿欧元,目标是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新的收购或签署新的合作项目。根据今年ING银行第三季度报表,其新开设的金融业务招揽了40万新客户,其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
法国方面,9月初,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将布依格电信集团前数字和市场营销负责人勒艾赫采(Caroline Lehericey)纳入门下,聘请其管理旗下网上银行 “Hello bank!”。在收购领域,法国巴黎银行也加快了脚步。4月份,法国巴黎银行将触手伸向了“完美账户”(compte Nickel),这是一种新概念账户。客户只需到烟店购买一张万事达(MASTERCARD)卡,同时出示个人身份证、提供电话号码,几分钟即可开户,并获得个人银行身份证和支付卡密码。用户可以在烟店完成简单的存取款、转账、自动扣款等服务。
还有如前言所提,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采用了与Orange集团相似的技术,于11月份推出名为“Eko”的移动银行,每月银行费仅为两欧元,包括活期存款账户、一张国际支付卡、一份支票本以及一些实用服务,如短信提醒。为了降低农业信贷银行原有2100万客户被“蚕食”的风险,旗下的移动银行设置了一些保障传统银行客户的措施,如Eko移动银行跨行提款限制以及账户不能透支等。
此外,2016年夏,法国BPCE银行集团(Groupe BPCE)收购了德国Fidor移动银行,预计将于2018年推出相关业务。法国邮政银行(Banque Postale)的手机服务也在开发中,预计2018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传统银行面临新的转折点
可以说法国银行正面临着新的转折点。近几年,传统银行不断“巧立名目”、提高账户管理费,但同时,这些传统银行旗下的网上银行却不断在寻求新的低价风潮。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旗下的Hello bank !、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旗下的Boursorama、Arkea互助信贷银行(Crédit mutuel Arkéa)旗下的Fortunéo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le Crédit Agricole)旗下的BforBank,客户只需满足一定的存款要求或使用活跃度,几乎都可以免去银行支付卡费用和账户管理费。而且,这些网上银行的价格战仍在继续。
此外,传统银行也开始寻求新的合作项目,为客户提供新套餐服务。今年七月份,互助信贷银行(Crédit mutuel)设立了“Avantoo”的套餐活动,该活动将客户的活期存款帐户、支付卡、银行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服务以及50千兆(giga)流量的手机套餐(拨打接听电话无限、短信发送无限)捆绑在一起,每月价格为10欧元。这是传统银行第一次提供类似的捆绑套餐。
另外,Arkea互助信贷银行(Crédit mutuel Arkéa)将于12月推出“Max”手机财务管理服务,并可以使用苹果手机Apple Pay支付。它的创新之处在于,“Max”更像是一个“聚合平台”,将用户个人理财管理(存款、保险等)以及生活服务(预约公证人、孩子看护服务等)聚合在同一平台内完成。而且,“Max”可以实现利用其平台直接扣除与其连接的用户其他银行账户金额,这在法国还是首次。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
【链接:传统银行未来的5种假设】
今年9月,面对金融科技(FinTech)的冲击,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Comité de Bale)对传统银行的未来提出5种假设。委员会认为,这5种假设中对传统银行最坏的预期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假设1:传统银行的胜利
若要实现传统银行的胜利,银行必须完成高水准的科技革命。报告指出,“受益于对市场的高水平认知以及投资能力,传统银行可以依赖人工智能、客户数据等服务的发展得到完善。”
假设2:传统银行被新型银行所取代
“未来,传统银行很有可能无法跟上科技发展的浪潮而被新型银行(néo-banque)所取代”,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在对不断涌现的新型银行进行研究后提出了这一设想。这些初创企业获得银行执照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移动设备服务业务,如欧洲的Atom、Monzo、Bung、N26、Fidor,美国的Simple、Varo Money等。不过,在很多金融学家眼里,这一设想成真的几率并不高。
假设3: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智慧型合作成为委员会的第三种设想,但这与金融领域的现状并不相符。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合作、共同变革,尤其是在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使用背景下,这并非没有可能。所有合作方式都已摆上了桌面,但问题是,如何达成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并保证互不吞噬对方的客户群?
假设4:传统银行成为众多金融工具之一
在第四种假设中,传统银行仍然是金融服务不可缺少的存在,但其角色作用变得越来越不明显,甚至仅仅成为一种简单的服务行业。银行利用其所知服务于金融科技或互联网巨头,而后者才是与客户保持联系的终端。报告认为,这一变革趋势已在现实中开始显现。“不断发展的支付平台使得银行只是众多为满足客户财务需求、提供机器人顾问(robo-advisor,即虚拟金融顾问)服务的金融工具之一。”
假设5:银行变得一无是处
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对银行未来提出的最悲观的假设,即为科技会使银行变得毫无用处。银行会被更便捷的金融工具和平台推到一边,因为这类新型金融科技可以为客户和他们的金融需求之间建立最直接的联系。报告警告说:“目前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很牵强,但‘非中介化’现象已经显现出来。” 如为个人之间提供贷款服务的网络平台和比特币(一种允许在没有传统银行参与的情况下进行价值转移的电子货币)的出现,只是这场革命风暴来临前的预警。
金融科技的监管难题
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超速扩张给监管者带来了挑战,从系统性风险到金融消费者保护,从用户隐私到网络安全,这波由科技驱动的金融革新存在着风险隐忧。如何在技术日新月异和模式迅速更迭的背景下,保持法律制度的弹性,既不因监管太早或过于严苛而阻碍真正的创新者,又不因出手太晚而失去控制风险蔓延的机会?在科技和法律间把握平衡成为各国监管者面临的难题。
致力于打造世界金融中心的伦敦,在金融科技监管上可谓不遗余力。据《金融时报》报道,2013年英国金融改革,在英格兰银行暨央行之外确立了以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为支柱的“双峰监管”框架。2014年,FCA设立“创新中心”,促使真正挑战商业模式、有助于消费者利益、且与目前监管框架不太相容的企业参与,向其提供非正式支持。
接着,英国于2015年首创“监管沙盒”概念,为创新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场所,在其中,企业可以测试创新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传送机制,并且不会将不良影响直接带给处于正常监管机制下的企业。鼓励创新并不意味着“去监管”。这一模式不但在整体上维护了监管安定性,而且降低了创新前沿地带所特有的法律不确定性,便利了企业融资和新产品及服务的推出。同时,它将监管要求内嵌于业务的开发流程中,消费者的利益得以优先考虑。
美国可谓“金融科技”的全球领先者。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业中,美国占了9家。但美国同样面临金融科技的监管问题。美国货币监理署署长托马斯.库里在今年年初举行的被视为全球金融科技风向标的LendIt峰会上表示,美国尚未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仍缺乏金融科技相关方面的立法。
目前美国采用功能性监管,即不论金融科技以何种形态出现,抓住金融科技的金融本质,把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金融业务,按照其功能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对于现有法律法规无法覆盖到的金融科技新领域,政府能及时适当调整立法。总体来说,美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相对比较严格,监管以稳定为主。
不过金融科技正伺机而动,一旦管制有所松动,极有可能涉足目前尚未进入的领域,如贷款,从而取代传统银行。从技术层面来说,金融科技已完全具备这方面能力。
(编辑:木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