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市现有人才资源总量116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0万人、技能人才49万人,入选“千人计划”147人,居全省第三,这是温州创新发展最为宝贵的人才源、智力源、科技源。
今后每年全市新引进培育领军型团队和项目30个左右,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30人左右;确保“千人计划”总量保持全省前三,每万人人才资源数全省排名不断前移。
锚定建设浙南人才高地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建设科创生态联合体,即以创建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整合浙南科技城、温州高教园 区、温州生态园和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打造一个绵延10多公里、规划面积近50平方公里,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城市湿 地公园和科技金融小镇、生命健康小镇等于一体的科创生态联合体,使之成为浙南人才高地的标志性平台。
●“万人计划”从明年起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长期在本市工作,品行、能力和实绩俱佳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市级层面重点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新动能工程师引进培育计划加速培育紧缺性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的工程师、程序员、高技能人才等。
●乡土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青蓝接力”有重点地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和“创二代”中选择一批政治上有方向、责任上有担当、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的年轻一代予以重点培养。
●加大招引力度积极探索“人才+资本+项目”模式,实现大批量、成建制引进专业人才,形成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惠人才的良性循环。
●浙江“千人计划”温州产业园和温州“千人计划”乐清产业园在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率先突破,在人才管理体制、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方面大胆创新实践,打造成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域。
●校地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大力推进与浙江大学校地战略合作、与温州医科大学等本地高校的深度融合,打造生命健康小镇等校地合作样板。
●离岸人才平台依托温州海外商会建立海外孵化器就地孵化项目,鼓励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直接建立研发机构就地引才。
●“一站式”服务推动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和高端人才公寓、国际人才社区等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才关注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居留落户、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
●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品德、能力、实绩为导向和重点的评价体系;完善分配与激励机制,探索容错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健全技术交易服务体系,让更多的成果走向市场。
●金融支持积极培育引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天使投资等机构,深化“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
●项目资助在人才创业项目启动期提供“创业券”,在起步期提供“发展资金”,在成长期提供“用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