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苏-35S战机在叙利亚战场上空感觉如何?
猴子的救兵
众所周知,俄罗斯空天军将最先进的苏-35S 多用途歼击机和最优秀的飞行员投入叙利亚反恐前线。驾驶苏-35S 翱翔在叙利亚上空,他们的亲身感受究竟如何?不久前,俄《红星报》记者在叙利亚采访了一位苏-35S歼击机中队长。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 听说,驾驶苏-35S时,飞行员最多要承受9个G的过载,这是真的吗?9个G意味着什么?此时飞行员感觉如何?
—— 执行战斗出动任务时,根本注意不到过载有多少。只有降落之后,通过客观检查设备(飞参)分析时,才知道承受过多大的过载。如果要“科普”地讲解一下什么是过载……一个人处于平静的状态,承受的过载是1个G,一般人最多可以承受5个G。而我们,经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穿上抗荷服后,最多能承受9个G。对于常人,达到3-4G时,由于血液回流,会失去知觉。
—— 大过载时,可能出现前庭障碍。可以理解,飞行员穿着抗荷服。但是因人而异,感觉也各不相同。如何克服过载的不利影响?
—— 我们都经过专门训练,个个训练有素。如果谈到个人经验,可以说,强大的精神心理、体能素质帮了我的大忙。
—— 飞行员的职业充满风险。叙利亚反恐战场更是如此。您完成战斗飞行,不舍昼夜、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要与这一复杂的技术装备打交道,有的时候,您就不想好好善待一下自己?
—— 瞧您说的!难道您暗示的是不久前电影中的一个桥段: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突然丧失了自信,逃避战斗?即使不是“实战状态”,我也酷爱“极限”飞行—— 贴着地面飞超低空,在17000米的高度完成同温层飞行,进行各类试飞。例如更换发动机后,需要在空中飞一飞,检验一下各种状态。我乐此不疲。
您知道这样的飞行是什么感觉吗?真是溢于言表。正是这短暂的几分钟我才能真正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我十分感谢团长对我们精心培养。我在国境线附近服役。经常会遇到来自邻国的不速之客。假如我们学艺不精,如何能无懈可击地应付复杂的情况?当然应付不了。当时我刚分到团里,担任中尉飞行员,职业培养计划完全要让我们脱胎换骨。训练完成各类作战任务,如何在十分复杂的条件下完成飞行,时刻准备迎击敌人单个、甚至集群目标。
经常要在靶场完成轰炸,使用航炮攻击地面目标,发射航空火箭弹。我们还有幸参加了“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这里(叙利亚)我有幸很一次完成了夜间条件下的实战出动,我甚至没感觉到这是一次特别、非同寻常的任务。感觉就和平时的训练一样……
—— 据说,你们只能打击上级司令部规定坐标的目标。但是飞行员有时被赋予所谓“自由游猎”任务。您有权独立决定对敌人的目标进行毁伤吗?
—— 作为歼击机,只有在被护航飞行器、被保护目标受到直接威胁、例如遭到攻击,或自己的飞机遭到攻击时,我才有权独立决定武器的使用。
例如,我们在接近叙利亚边境的一定空域巡逻。遂行任务时,尽量不让别人发现。而我们的同行,在边境另一侧活动,如F-16,完成飞行时,不遵守任何伪装措施,—— 开启机上各种灯光,信标闪个不停。总之,灯光通明……我们要比他们低调得多。首先要保证己方突击航空兵,如苏-25成功遂行战斗任务。
—— 您一个人驾驶如此复杂的航空系统(苏-35S是单座多用途歼击机)。负担是不是有点重?
—— 是的,只有我一个人驾驶。一切都取决于我一个人。但这并不会对完成战斗任务的质量产生任何消极影响。我们的设计师和工业部门已经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成功用于传奇的苏-27上。与自己的前辈相比,苏-35S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机载计算机能够精确、可靠地工作,飞行员只需对武器使用做出决定即可。
—— 我似乎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航空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已经是计算机,不再是飞行员……
—— 如果这么说,就有点夸张了。比较公正的说法是:机载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承担了大量任务。但是,无论在天空还是在地面,飞行员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至少在科技水平发展的今天是这样。
—— 请您再稍微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座机吧……
—— 苏-35S是一种先进的多用途超机动歼击机。最大程度接近于第五代战机。在同级别飞机中,无出其右。可以不分昼夜、在任何气象条件、复杂干扰态势下使用各类航空武器消灭空中之敌,对地面、海面目标实施精确突击。既可以作为歼击机在空中格斗,甚至可以作为小型预警机,发现远距离的目标。另外,还可以对地面、海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不仅可以用作对陆军行动进行支援的轰炸机,还可以作为强击机……
此时,拉响了战斗警报,我们在飞行员值班室进行的谈话被迫中断。几分钟后,就在我的面前,这位飞行员驾驶苏-35S紧急升空,战机像一支离弦的箭直插云霄,前往叙利亚某空域执行作战任务……(猴子的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