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遇上中秋,通常只有7天的黄金周延长到8天,国内的小伙伴们都玩high了吗?

(图片来自路透社)
反正欧洲没假,这里的小伙伴还是该上课上课、该上班上班……好在拥有票圈就等于周游了全世界▼

(以上3图截取自朋友圈)
不管怎样,每到黄金周中国游客就成片成片涌向全世界各地,现在外媒都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现实,早脱离了惊讶的阶段,敞开怀(钱)抱(包)迎接中国小伙伴的到来。
各国比拼黄金周旅游吸引力
哈哈哈一场好戏!
国庆还没开始,好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表白,包括日本和泰国等地的热门景点,当然这个好多小伙伴估计早就知道了……

而到了10月3日、长假还没过半的时候,著名金融分析网站Quartz紧急提醒,7亿中国游客正在攻占世界,生怕歪国商家们忘记做好准备:
“就是这周,中国一半人口都在到处游玩”

(以上2图截取自Quartz)
而这对全球旅游业影响有多大呢?看看各国媒体的报道,哈哈哈真是一场好戏呀!
比如由于“近”和方便而一直都是中国人短途出国旅游热点的泰国,今年让泰媒“泰国商业新闻”高兴到不行,引用携程公布的数据表示:
“泰国成为8天黄金周假期中国人最爱目的地之一!——根据携程数据,今年最热目的地包括泰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和越南”

(图片截取自泰国商业新闻)
而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已经没多少中国游客愿意去的韩国,则是空荡荡孤零零,寂寞只有低头玩手机的店员心里有数……

不过另一边因此游客量增加的澳大利亚,心里可是乐开了花。根据当地一家地产投资媒体网站The Urban Developer的报道,今年黄金周中国人的海外消费总额预计可能达到92亿美元,而当地的酒店业资深人士表示:
“大部分中国游客在选择黄金周目的地的时候,都把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我们目前在全国各地的主要休闲目的地都迎来了非常旺盛的(酒店住房)需求。”

(图片截取自The Urban Developer)
隶属于美国NBC电视网的CNBC则表示,英镑自从去年脱欧后就一蹶不振,让英国成为中国游客的新阵地……面对一直和英国相爱相杀的美国媒体,只想问这真的不是在幸灾乐祸英镑兑人民币已经回“9”乏术吗?

(图片截取自CNBC)
然而比起英媒,小编发现上面这些国家媒体的胃口还是太小……
黄金周竟嫌不够赚?
英媒目光已经瞄准全年!
一家叫做Retail Gazette的英国零售业资讯网站已经开始非常认真并有前瞻性地开始讨论:
“为什么抓牢中国游客这件事,应该延伸到黄金周之外?”

这片文章的作者本·史蒂文斯(Ben Stevens),在文中直接把中国游客黄金周消费给英国带来的零售收入,比作亚马逊Prime Week打折以及圣诞Boxing Day这样的量级……
他还用数据说话,表示去年中国游客来英数量就比2015年提升了20%,达到26万人次。今年第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同时该季度消费额已经超过9100万英镑!

(以上2图来自Retail Gazette)
而位于摄政街上的Burberry伦敦旗舰店,据粗略统计,70%的游客都是中国人。

作者进一步分析称,他认为英国商家需要长期性好好“招待”中国游客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游客来英旅游签证的低价标准有望延期结束。目前在中英双方的友好关系下,中国游客的来英旅游签证费用是给了优惠低价,但明年1月就到期了。
史蒂文斯称英国国内已经有呼声,希望英政府继续对中国游客提供签证优惠,保证来英中国游客数量继续增加。

(图片来自CNBC)
而对于英国商家如何在黄金周之外也能继续吸引中国游客,史蒂文斯给出的建议是:让中国小伙伴“宾至如归”呀!
文中提到,位于Wembley的伦敦名品奥特莱斯(London Designer Outlet)已经在商场内增设了中文标语,而Westfield、Selfridge's等等购物场所都引进了支付宝。而生活在英国的小伙伴早就发现,连历史超过140年的本地老牌百货Liberty,都干脆挂上中文庆祝▼

不可否认,外国媒体和商家欢迎黄金周和中国游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份旺盛的消费力。
不过比英媒更敏锐的澳洲媒体发现,中国人的旅游消费习惯,已经悄悄“进化”了!
还以为中国人出国就是赌博购物?
醒醒!连外媒都明白自己过时了
来自澳洲的《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杂志,就在这次黄金周期间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
“中国游客更多前往博物馆与餐厅,开始对手提包买买买说NO了”

(图片截取自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根据这篇文章介绍,在澳大利亚,中国游客抵达后的活动已经逐渐抛弃了旅游大巴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以及奢侈品购物、地产投资等“保留项目”。反而是“本地化”的旅游方式,成了中国游客的新宠,包括地方特色美食餐厅、抛弃酒店选择民宿、参加各类本地文化活动等等。
根据这篇文章介绍,在澳大利亚,中国游客抵达后的活动已经逐渐抛弃了旅游大巴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以及奢侈品购物、地产投资等“保留项目”。反而是“本地化”的旅游方式,成了中国游客的新宠,包括地方特色美食餐厅、抛弃酒店选择民宿、参加各类本地文化活动等等。
来自银联的地区总经理James Yang在接受该媒体访问的时候表示:
“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游客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种认知已经过时了。”

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博物馆,由Neeson Murcutt设计的“水晶大厅”吸引了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游客。(图片来自Domain)
而另一边,包括彭博社在内的外媒也都注意到,今年黄金周期间,澳门赌场的生意远不如预期。

(图片截取自彭博社)
这就不得不联想到,前几天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枪击惨案发生后,一向爱黑中国的《纽约时报》竟然评论称,没有中国公民伤亡,是因为中国游客都在赌钱、没兴趣参加音乐会,暗示中国游客没有文化品位。
最令人无奈的是,微博上竟然有一群人还把这种观点自己传播,寻求那一小撮人可悲的共鸣……

(图片截取自微博)
对于在灾祸面前去冷言冷语是不是过分的问题,这里且不展开讨论。
回到中国游客出国消费“套路”的问题上,20年、30年前,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后,也许确实存在一些令外国人看轻的旅游习惯;但经过这么些年的文化往来,中国游客对于各国风情和社会文化早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旅游也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满足精神与文化需求的休闲方式。
连外媒都已经开始逐渐注意到这种现象,要是还以为中国游客出国就是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