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与强军梦
第一届“互联网与强军梦”中国军事文化网络主题论坛去年6月份也是在这里召开的,当时我们主要是为了贯彻习主席提出的“要过好网络关,过不好网络关就过不好时代关”重要思想,并且是根据这个重要的思想来探讨军事文化网络建设的。
要过好网络关
当时提出了我们要做“网通”,要做“网强”,要培养自己的“网红”的想法。因为我们第一届论坛是第一次集中地来讨论网络问题,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对网络还是很陌生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还是处于一种防范的状态。习主席讲我们要过好网络关,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到网络一线去联系群众。
不能畏网如虎
习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进一步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实现我们中国梦、强军梦的实践中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无止境的,思想解放也是不能停步的,在网络上也是这样。这个过程我们很多军队的同志都非常了解,过去我们“畏网如虎”,后来我们才接触到互联网。
两次论坛之间,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
两次论坛之间,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感觉对互联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很多方面是深化的,但是如果按照习主席的要求我们可能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研究确定第二届的网络论坛,还是要在今年要召开, 我们这次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我们以这次论坛为起点,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比上一次论坛更深入、更实用,更能真正起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作用。
会场气氛热烈
互联网虽然我们集中地讲了一两年的时间,但是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明白,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个人做了一个思考,我想我们下一步深入互联网的研究有这么几个问题,也供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也请到会的中央网信办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的同志们指导。
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会长程宝山中将致开幕词
互联网“九问”
第一问:在认识上,互联网只是一项高科技技术还是已经融合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过去的三大领域我们都知道,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类社会,第三个领域是人类思维。现在我们模模糊糊地感到还有一个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就是互联网的世界。这个互联网我们现在究竟是把它看作一项技术,它还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存在?这也是需要一问。如果是社会存在,你是躲也躲不了的,你用不用互联网时刻在你身边?你不用它在你身边,你用也在你身边!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斯主义的观点,我们必须去认识互联网,去掌握互联网的规律,这是我感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过关”?就是习主席讲的要过网络关。
虽然习主席讲的时候是针对政治工作的,实际上对全面工作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习主席让我们过关,认为过不了网络关就不过不了时代关。我们过关的意识如何、我们过没过这个关?我感觉我现在是远远没有过这个关。对过好网络关这个时代命题的认识是否到位,是否全面?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毛主席曾经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进京赶考”,现在这个互联网也是,因为这是一项先进技术,最终技术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标志性动力。我们现在要不要过网络这一关呢?我们怎么过关?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第三问:我们在互联网的阵地占领上是主动性大还是防范性大?互联网应该是我们手中的武器还是被动防范的领域和阵线?
在我以前的认识里,互联网这个东西不能沾,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别沾,网上太可怕了,网上出了问题堵都堵不住。现在来看确实网络太厉害了,一个小事它可以给你炒翻天,比如说前两天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莫须有的东西都能出来。由于过去网络上的负面舆论给我们工作上造成很多被动局面,总体感觉我们防范意识大于阵地意识,防范意识大于进攻意识,所以在互联网上我们总是处于一种被动位置。我们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姿态?确定怎样的指导思想?这确实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本来是一种武器,马云用互联网把他的阿里巴巴做到全世界了,我们不知道怎么用,还防范着互联网,这个是不行的。
第四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怎样培养我们的互联网思维,尤其是战略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世界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我们的思维习惯还停留在过去的小米加步枪时代,或者停留在很早的时代。这就有点跟不上形势了,现在很多都是互联网解决问题,不能只看到互联网的负面就否定互联网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我觉得很可能将来我们的民间会出现好多这些战略思维的东西,包括企业。
第五问:互联网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不能转化成部队战斗力?我们怎么样促进这种转化?
我们现在把互联网看成一种技术手段已经是共识,但是没有认识到其强大的力量对部队建设的作用,这种力量能不能转化成战斗力?过去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科学技术是战斗力,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它是不是一种力量呢?如果是,这种力量我们怎么把它转化成战斗力?习主席说能打仗,打胜仗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而且我们未来是打的信息战,就是这方面的战争。
第六问:如何处理互联网的管理和使用的关系?把严厉科学的管理和放心大胆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是我们研究互联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对互联网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今天参加论坛的就有我们的领导机关,有权威部门,也有我们的专家。但是我想互联网既然是一个社会存在,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挡也挡不住,已经成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另一方面,现在我们在互联网的发展中碰到了很多问题,产生了管理和使用的矛盾。
如果要使用好互联网你就必须要搭建好平台,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等。如果没有这样的配合,那么互联网是不可能顺利发展的,而互联网肯定要发展。中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我们的平台究竟掌握在谁手里,有多少,有多大,他们的功能怎样发挥?这其实本身也是互联网管理和互联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七问:可否提出互联网训练的概念?建立一套完整的互联网组织体系,训练科目和一支具有实战能力的骨干队伍。
我们的部队将来打的是信息化的战争,现在你连这方面的训练都没有,我们对这个互联网还是一片茫然,除了专业认识以外都不知道。年轻人已经把互联网作为他们的业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很周期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部队还有很多都不行。下一步如果要像物联网发展的,物联网就更不得了。
我们的互联网训练应不应该纳入我们部队训练,应不应该纳入干部培训,我们怎么培养一支互联网的骨干队伍?
我觉得互联网的训练重点确实是放在指挥方面。因为我们研究互联网不是为了将来买东西方便,我们研究互联网,作为我们军队研究互联网就是为了打仗,就是为了强军,如果离开了这个我们这个研究完成是生活,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第八问:我们要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的强军目标。我军从现代战争致胜需要来看,与未来主要作战对手之间掌握互联网的差距有多大?
我们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我感觉这个互联网现在对军队的制约,对军队未来的影响不亚于原子弹,互联网确实是整个思维。我们在这一方面知己知彼,你就得了解未来战争致胜的主要手段和主要的作战对手,他们对互联网的掌控是怎样的一个状况,我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然的话我们讲世界一流你就要瞄准世界,世界一流你就要超越世界,这个思想是我们在互联网在强军目标中发展的一个道路。
第九问:在这场互联网的浪潮中,我们如何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吸收和借鉴地方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推动军队的建设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军事革命的需要。
实际上多年来我们都习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一个习惯,有些东西地方是可以的,军队是不行的。我认为这个想法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的,是可行的,但是唯独我认为在互联网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改变一点观念。
过去我们都知道,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先进的部队,最先进的部队的装备体制打仗,现在互联网是最先进的技术,所以说我们更应该把这个技术用于我们整个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是落后了,地方现在有很多经济建设的经验,特别是现在提出来智慧城市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要记得这个,再加上我们有这个改革的思想,我想这个军队建设会取得巨大的进步,真正的强军。世界一流的军队必须得有一流的战略思维,还要运用一流的科学技术,那我们才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
我的这九个问题都是最近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我们今后的互联网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一天,如果哪个学者、哪个单位,搞出来一本军事互联网思维,或者是互联网部队使用的教材,我想那就说明我们这个互联网的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互联网的研究一定不是着眼于具体的生活,更不是着眼于娱乐,当然生活娱乐都是必要的,我们主要是着眼于强军,为强军梦、中国梦服务。
参加本届论坛领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