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近期,欧洲多国正经历第二轮高温天气,继比利时、德国和荷兰之后,英国也刷新了本国的最高温度。对此,英国气象局的马克·麦卡锡博士说:“气候变化已经提高了欧洲发生热浪的几率和程度,这也意味着未来英国出现40摄氏度高温的风险增加了不少。”英国新政府对气候问题有何应对措施?
7月24日,在英国伦敦,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抵达唐宁街10号首相府。(图片来源:新华社)
高温导致陆空运输延误 地铁内达35℃
综合央视网、新华社、北京《中国能源报》报道,由于多日高温,伦敦制冰公司的生意变得异常红火,工作人员不得不顶着酷暑继续工作。伦敦一些地铁站台的温度几乎接近35摄氏度,在通向市中心的地铁车厢里,乘客比往日少了许多,但是乘客仍感到很闷热。根据官方信息,因为线路老旧且花费巨大,伦敦地铁大面积安装空调的计划将于2030年实现。以往英国夏天的平均气温大约在23摄氏度左右,因此家庭空调安装率很低。
伦敦民众欧文表示,“我的卧室里有空调,很幸运我装了空调。装空调太贵了,一间卧室装冷暖空调大概要2000英镑。”
此外,高温给英国民众带来的不便远不止于此,因为担心铁轨受高温炙烤有可能变形并导致事故,英国铁路部门7月25日减少甚至取消了部分线路的运营。然而仍然有列车因为高温出现故障,停运了至少3小时之久,伦敦的多个火车站也无法正常运营,众多旅客被滞留。
热浪也影响了希斯罗及盖特威克英国两个最大机场的运作。7月26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再加上航空交通管制发生技术故障,希斯罗及盖特威克早晨的航班被迫延迟。盖特威克机场当天数据显示航班出发时间平均延迟了38分钟。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出警告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延续,未来这种破纪录的高温天气或许将更加频繁地出现。
为应对气候紧急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于2019年9月21日至23日在纽约召开“气候行动峰会”,要求各国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实现未来10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
大选后演讲未提及气候问题
英国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确立了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也让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这一目标的国家。
该法案是在前首相特雷莎·梅的主导下完成的,而新首相鲍里斯对气候问题“模凌两可”甚至“矛盾”的态度让业内为英国绿色发展前景捏了一把冷汗。
竞选之前,鲍里斯曾表达了支持英国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立场,但在竞选期间却鲜少对环境问题发表评论,仅承诺在脱欧后将保留环境标准,而他在赢得大选后的首次演讲中却对环境和气候危机只字未提。分析指出,这给英国气候政策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目前来看,鲍里斯的气候政策立场仍成“谜”。一方面,他在担任伦敦市长的8年里,推出了降低城市污染的多个方案,大力推行绿色出行,最有名的就是“鲍里斯单车”的租赁项目。这个意在环保、缓解交通压力并节约成本的项目,至今仍在影响伦敦乃至英国。此外,他还引入新的环保双层公交,采用混动设计的新双层公交逐渐替代旧的高排放公交;老旧的黑色出租也逐渐被新车型替换,以满足减排要求。
另一方面,英国《自然》杂志统计鲍里斯的议会投票记录显示,他几乎没有支持过旨在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比如,他曾在2016年投票反对制定脱碳目标,同时反对部署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战略等。但为了竞选英国首相,鲍里斯2019年早些时候却宣扬了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更大胆行动的理念,同时暗示以创新为重点的脱碳方案。
内阁重组引发承诺兑现担忧
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如果鲍里斯认可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他首先要组建一个“环境政策友好”的内阁团队,并赋予其实施关键政策改革的自由。
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一直敦促要建立一个新的“绿色监管机构”来监督英国环境法规的执行,其部长迈克尔·戈夫在2016年脱欧派赢得公投时,指责鲍里斯没有能力领导国家,然后公开宣布自行竞选首相。
媒体认为,随着鲍里斯成功当选首相,戈夫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他的下台无疑将让该部门在环境法案方面的努力付之东流。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大臣克拉克已经被换掉。克拉克曾承诺,将确保环境政策可以在新政府上台后持续下去,但随着他的出局,这一承诺也将彻底失效。
(编辑:秋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