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吕鸥编译】5月17日,法国司法部长达尔马宁宣布于2028年前在法属圭亚那马罗尼河畔圣洛朗(Saint-Laurent-du-Maroni)建成一座可容纳500人、安全级别极高的监狱,用以关押涉及毒品犯罪和极端主义的重犯。
法新社报道,达尔马宁在前往法属圭亚那视察期间向媒体透露,这个法国海外领地的第二大城市将兴建一座看守严格的监狱,其中辟出一处可关押60人的隔离区,用来囚禁最危险的毒枭。
法国将建第三座“毒枭监狱”
报道说,这是继法国本土加莱海峡省旺丹勒维耶监狱(Vendin-le-Vieil)和奥恩省萨尔特河畔孔代(Condé-sur-Sarthe)监狱之后,第三座司法部选定、专门关押“百大毒王”的地点。
达尔马宁表示,设立专门监狱的目的就是彻底解除毒枭危害社会的能力。此外,司法部长办公室还证实,法属圭亚那新监狱的“15个位置”将留给被定罪的“宗教极端分子”。
法国司法当局决心效仿意大利打击黑手党的模式,对要犯实施严格的单独监禁制度,安全措施还包括全身搜查、隔离探视、限制通信、远程庭审等。
尽管此类措施受到部分律师和人权活动家的批评,但法国司法部坚称,国家将动用一切手段,防止类似“杀警劫囚案”的越狱事件再次发生。
达尔马宁将打击毒品犯罪作为其施政重点。他强调,希望利用这座新建监狱彻底切断贩毒集团的头目与外界的联系,防止他们在狱中继续远程操控毒品生意。
从源头打击毒品犯罪
据报道,这座将坐落于法属圭亚那境内的监狱选址亚马逊丛林内一块数十公顷的土地,估计预算高达4亿欧元。目前,该项目正在等待地方政府签署建设许可。
达尔马宁表示:“我的战略很明确:从各个层面打击有组织犯罪。在这里打击毒品流通的源头,在法国本土铲除毒品网络的头目,直至终端的毒品消费者。这座监狱将成为扫毒战争中的一道屏障。”
长期以来,法属圭亚那一直深受毒品犯罪困扰,监狱严重超员。马罗尼河畔圣洛朗本来就是来自巴西的人体运毒者前往法国本土的主要中转地。这些运毒者从一河之隔的邻国苏里南带货,经法属圭亚那前往巴黎。
在首府卡宴(Cayenne),每年都有数百名人体藏毒者在机场被捕。据当局估算,在每趟从法属圭亚那飞往法国本土的航班上都有约三十名运毒者成功登机。
历史上,法属圭亚那曾是犯人从法国本土到南美流放地服苦役的登陆点。如今,这里又成为“南美可卡因走私的重要枢纽之一”。据统计,法国本土消费的可卡因中至少有20%来自法属圭亚。
为提高走私量,贩毒团伙利用当地贫困人口作为廉价劳动力,尤其是来自邻国苏里南的非法移民参与运毒。作为毒贩的工具,这些人超过一半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马罗尼河畔圣洛朗就是一个毒品交易中心。由于缺乏学校和就业机会,这座拥有5万人口的城市中很多人因“可卡因经济”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法属圭亚那成犯罪重灾区
法属圭亚那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人口26万,距离法国本土7000公里,是法国最大的海外省,按人口比例计算也是法国犯罪率最高的海外省,2023年创下谋杀案发生率的新高。
2017年4月,法国中央政府与法属圭亚那签署紧急经济救助计划。由于首府卡宴附近原有的雷米尔-蒙若利(Rémire-Montjoly)监狱早已人满为患,作为司法援建项目的一部分,新监狱有望缓解当地司法系统的压力。
据悉,司法援建项目还包括一座司法法庭、一所缓刑和回归社会服务处以及青少年司法保护部门的办公设施。
法属圭亚那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同时监狱过度拥挤。根据法国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1日,当地监狱的平均收容率达到了134.7%。
2024年,雷米尔-蒙若利监狱一名囚犯以服刑条件恶劣为由成功起诉国家。法院认定原告被关押在不足3平方米的单人牢房中,判令国家赔偿2万多欧元。
国家规划高级专员博恩(Clément Beaune)认为:“有必要建设一所新的高标准监狱,因为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法国本土的毒品问题,更是跨越南美和法属圭亚那的国际贩毒通道。”
但欧洲生态绿党全国书记唐德利尔(Marine Tondelier)则提出批评:“法属圭亚那确实需要公共服务,但我认为新建一所监狱并非当务之急。”
她还强调:“在法属圭亚那设立一座专门关押‘最危险犯人’的监狱,其象征意义极具争议,因为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卡宴苦役监狱。”
(编辑: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