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疏桐编译】据法新社和《论坛报》10月26日报道,法国《6000万消费者》杂志和家庭协会全国联盟(Unaf)做的一项调查揭示,法国银行以 “付款事故”为名收费的情况越来越多,每年获取65亿欧元进项。消协和家庭联盟呼吁政府干预,认为很有必要建立更严格的费用管理规章,因为法定上限额不能阻止乱收费现象。
据法新社报道,消协对银行的这种做法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称之为“灌铅的救生圈”,意指其名义上是救穷,实际上是乘人之危害人。报道指出,银行现在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持久互助啦,什么公民承诺啦……而上述调查将严重影响银行的形象。调查员查看了数千份“普通”顾客和“偶然或长期”经济困难的顾客的银行账单,比较了多家银行收取的付款事故费:空头支票、拒绝提款、账户透支手续费(Agio)、超过银行规定的透支额度等。
收费名目五花八门触目惊心。银行业经常发明新收费项目,如一封“未许可透支账户警告信”,收费12到20欧元,这项收费已很普及。虽说银行费用2014年以来已经封顶,但比较性研究表明,所有银行每笔业务都按最高许可额收取,“只有邮政银行除外”。
这些费用涉及数百万顾客,平均说来,每个普通顾客每年要付34欧元。
调查指出,困难顾客的交费飚升至296欧元,比一般顾客高出8到9倍。
典型的受害人不一定属于最贫困阶层,没有负债累累,也不一定是最低社会保障金领取者,而多半是私企领薪雇员、公务员或退休者。
五分之一的困难家庭甚至每年被收取500多欧元的银行管理费。
调查还以Unaf系统遇到的不少具体案例为依据,如BNP一个四旬顾客。此人是公务员,离异后经济陷入困难,2016年竟被银行抽取了3000多欧元!这不是乘人之危“敲骨吸髓”,“轻巧赚钱”,又是什么?
银行赚取近50亿欧元利润
Unaf和《6000万消费者》杂志并不质疑这些收费原则,但这费那费加在一起,硬生生把人推向困难境地。他们还注意到,这些费用说起来是要给处理这类事故付出的劳动付酬,可实际上这些业务多半是自动的,根本不要费神分析,也不要人工操作,譬如8欧元的干预费。银行和保险公司CGT工会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了这点。《6000万消费者》杂志干脆称这是“基本自动引导的收费机”。
而这部机器带来滚滚财源!据杂志和Unaf计算,这些付款事故费去年给银行带来65亿欧元收入,49亿欧元净利润。数额惊人!须知法国银行集团去年所有业务相加所得利润不过235亿欧元!
全国消费研究所经济学家特鲁甘10月26日介绍调查报告时解释,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公开资料,调查只能凭借匿名银行家的估算、2013年银行拆分法草案审议时领导人的讲话、干预费封顶机制设立之际估计的10亿欧元收入亏空等综合计算出大约数。
法国银行联合会(FBF)26日被问及此问题时指出,银行总是告诉顾客有脆弱顾客报价,以最低事故费收费。去年向脆弱顾客寄发了近300万封信,其中只有10%认购。
但调查指出很多银行顾问不知有这个机制。虽说偶然发生事故时,这种费用很容易被取消,但困难顾客没有谈判能力,负罪感太深不敢提要求。
Unaf协调员托克认为,这些费用是银行业隐藏的一面,承受者视之为一种惩罚和不公正,从而心生紧张。虽说银行不是顾客困难的初始责任人,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讲,它们不应加重这些顾客的困难。
更好地管理惩罚性费用
调查举了一个很说明问题的例子:债权人查封账户费,银行普遍收上百欧元,BNP甚至收130欧元。而其子公司只收20欧元。
CGT代表指出,干预费封顶在某些银行系统产生有害后果,银行想出对策,索性降低透支门槛。
这个有害的收费机制对顾客与顾问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营业所里时常发生不文明行为。
杂志和Unaf向公共当局发出警报,呼吁当局加强对惩罚性银行费用体制的管理,重新立法,以期控制银行在这方面的收费创新。
(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