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疏桐编译】法国多年以来实施大学“义务教育”,禁止大学以分数或其他条件筛选学生。但近些年来法国大学师资力量远达不到学生人数增长速度,因此实践层面大学普遍采用加试甚至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录取。法国总理菲利普和高等教育部长维达尔7月17日起就高校改革与大学生、大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进行了全面协商,并于10月30日宣布了改革决定。
高中就加强导向
为了帮助辅导学生在浩瀚的专业中进行选择,今后每个高中毕业班配备两名主要教师。此外,将派3000名大学生“使者”到各高中去向高中生解释大学的专业和运作机制。大学应采取多种措施,在大学阶梯教室里接待毕业班高中生,让他们对大学课程有感性认识。毕业班将组织为期两周的选择专业辅导。
班委会将对学生志愿给出意见
改革最大的一个新颖点是,高中生一升入毕业班,就指明自己的高校专业志愿,并得到教师的个别辅导。首季度班委会提出初步建议,二季度班委会对其专业选择方向给出正式意见,此意见将转告相关大学。
新APB:减少志愿,不排顺序
新的高校在线招生录取系统(APB)2018年1月推出,名称还不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每个高中毕业生的志愿顺序及其居住地点为标准的旧系统将告结束。今后高中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将不超过10个(今天是24个)且不排顺序。相关高校专业的教学小组将研究每项志愿。申请人随后在愿意接受的学校中选择自己希望修习的专业。
大学可以给予三种回复
对于非筛选性专业(学士学位),大学将研究所有高中生的申请材料,对申请人给出三种答复:“同意”、“同意但”及“等待”。若是第二种回复,大学将根据申请人高中毕业文凭(BAC)的性质、动机和学习计划,向其提出适当的方案。假如大学认为申请人不符合学习某专业的条件,有关高中生可以参加所选专业开设的预备班学习一年。
名额“紧张”专业,如心理学、体育科技与运动学专业(Staps),其学生名额明年将有所增加。
此外,若某个专业的学生名额少于需求,申请人将被列入等候名单。
筛选性专业无任何变化,如名牌高等专科学校预备班、大学技术学(IUT)、高级技术学(BTS)、双学士学位等)。
设立专门委员会
涉及列入等候名单的学生,未来将组成由大学区区长领导、中学和大学教师参加的专门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BAC成绩和学习计划,给其提出学习方案。
量身打造学士学习进程
每所大学的指导老师将与学生一起确定量身定制的学习进程。这样大学生可以按不同速度攻下学士学位。有些大学生也可以在拿到BAC后跟大学制定一项计划,享受大学生地位,申请休学一年,再上大学。不管怎样,不会有空白年。每种学习经历都可以获得一定学分。
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告终
2018年一开学,这个制度就结束了。为了改善大学生的社会保险,所有新生2018年将在普通保险制度投保。
(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