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法国恐袭“后遗症”:安全措施升级 文化节庆活动成本大涨

【欧洲时报秋实编译】自2015年系列恐袭案发生以来,不少节庆活动被取消或规模缩小,活动成本激增,旅游业变幻莫测。大城市的文化活动组织者面临安全的迫切需要。据《解放报》报道,9月20人启动的巴黎电子音乐周(Paris Electronic Week)的组织者同时举行了一个报告会,探讨“公共安全新政策对节庆活动的经济影响”。

Technopol协会主席沃德克拉纳遗憾地指出,1997年围绕电子音乐的审查是文化层面的,2017年则是经济层面的。

城市里长期维持的紧急状态令音乐活动组织者备感头痛。他们被命令必须在监控器材方面投资,增加保安人员。紧急状态导致许多新措施,这占了很多组织者预算的三分之一。电子音乐节的组织者们无钱应对,这就为跨国集团和演艺大企业打开了通道。

对夜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说,紧急状态额外开支增加了多少呢?以前,所有大规模节庆活动的安全措施是在区府调查委员会会议上与消防员、红十字会、警察局代表一起决定的。实行紧急状态后,搜查增加了一倍,其中一种是搜身。此外还要设水泥桩,防止汽车撞人。

2010年以来,有条政令允许国家机关收取治安部队干预费。譬如布雷斯特音乐节Astropolis的预算通常是6000欧元,但今年音乐节开始前两周,宪兵队递上一份2万欧元的账单,组织者拒绝了。因此宪兵减少了警卫人数,并告诫说来年的账单是2万欧元。

问题是各省府之间没有收费表。很多付不起这么多保安费的活动最后只好取消。

系列恐袭案发生后,外国游客减少。现在两年过去了,有了防恐的“哨兵”保护,巴黎的夜猫子又恢复了对夜生活的兴趣,外国游客也加入了文化节庆活动。

夜生活在法国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分支,包括酒吧、夜总会、迪厅及各种夜间演艺活动,是吸引外国观光客的一景。夜生活集中了全国约300多万劳动者,其中仅巴黎就占了60万。

夜间活动主要在巴黎一些废弃的无人看管的地区进行,即便这样,费用也很高。组织者与警察之间关系往往很紧张。由于警察任务繁重,警察局常常推迟批准,以至于最后拒绝批准。尽管如此,好些节庆活动照旧,但效果不佳。这导致有些活动干脆转为地下。

负责夜生活的巴黎市议员奥加尔认为,紧急状态的问题就是“以安全的名义朝我们的自由插上一刀”。

据“法国电子音乐”调研报告指出,俱乐部和电子音乐节的经济很脆弱。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