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张雪盈)第六届“东方文明·高峰对话”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多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以“潇湘岐黄韵·巾帼文明光”为主题共话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与会嘉宾认为,孟母“择邻处”的智慧与中医“调和阴阳”的哲学,共同诠释着东方文明对“家国同构”的深刻理解。通过以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全球性挑战提供新思路。
“今日之世界,技术狂奔与价值迷失并存,冲突与文明隔阂交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东方智慧中的‘和合之道’。”孟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孟亮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湖湘女性是江永女书中文化密码的书写者、湘绣针线间的非遗守护者,与“孟母三迁”等所体现出的女性柔韧之力殊途同归,是对西方性别对立思潮的东方回应,即东方追求的绝非“霸权式平等”,而是“乾坤并建”的互补共生。
湖南是马王堆汉墓中《五十二病方》与《导引图》的诞生地,实证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根基。在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看来,世界多地的传统医学智慧与实践正迎来复兴新浪潮,中医药里“治未病”和“养生”的理念,契合了全球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诞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医,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教育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被视为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个人道德培育是全球性的问题,可从孟子对道德的关注中汲取力量。在培养青少年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指导,更要加强品德教育。
农工民主党原副主席、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汪纪戎认为,东方文明是王道文化,其本质是道德与仁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哲学,“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世界情怀等,不仅深刻影响中国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了解,东方文明·高峰对话自2017年由孟子公益基金会发起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益文明大会之一,旨在搭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内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艺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