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比肯AI展。(图片来源:巴比肯艺术中心供图)
【欧洲时报】一座不大的展台前,大批游客聚集着,一只除耳朵和尾巴外通体洁白的“小狗”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每当有人抚摸它的额头,它总会微微摇摆脑袋,眯上眼睛,露出享受的样子,引起游客的一阵惊叹。
它并非普通小狗,而是一只AI狗。它的眼睛、脑袋、下巴、后背、尾巴等部分都布满传感器,针对外界刺激做出前进、后退、摇摆、跳跃等反应。
以上的一幕出现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的特展《人工智能:超越人类》(AI: More Than Human)上。根据展厅介绍,该展览邀请了谷歌旗下AI企业深度思考公司(Alpha Go开发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等来自科技、艺术领域的尖端人物和团队进行交互式展览,展现AI对人类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探索人类与AI间的边界与联系。每天,巴比肯艺术中心都有不同表现形式的特展供参观者选择,旨在“打破艺术形式间的边界”。
不惧挑战,注重多元化互动体验
巴比肯艺术中心不单单只专注于视觉艺术,同时也会糅合艺术、设计、电影、音乐、科技和电子游戏等多种元素为观众带来多元化互动展览体验。“雨屋”(Rain Room)、“数码巴比肯”(Digital Revolution)、展示游戏文化的Game On等系列展览都风靡世界,吸引数以万计的游览者参观体验。
每个展览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巴比肯艺术中心所有策展人员的精心准备。“从构思到展览落地通常要花两年半时间。” 巴比肯艺术中心国际项目部主管 Neil McConnon介绍道。在构思策划展览的过程中,艺术中心的策展人员经常在世界各地调研,观察各个城市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各机构开会一起分享所有所见所闻,把认为能产生影响力的主题缩减至2到3个,并对这几个主题做专门研究。
“无论在哪里举办展览,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机遇和未被挖掘的主题,” Neil McConnon说,“同时,由于我们举办的展览或项目会聚焦于某个领域,我们会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如人工智能、电子游戏、动画、戏剧行业等一起进行研究。”
除了积极构思展览主题,巴比肯艺术中心也会充分思考观众想要看到哪些内容。在艺术中心一些展厅的出口有类似iPad的数字面板,观众可以留言,反馈他们的观展体验。“艺术中心的营销机构会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估,研究观众的喜好以及我们还能改善的空间。我们在策展时会充分考虑营销机构所得出的这些结论。” Neil McConnon说。
填满“一块空白的画布”——巴比肯巡展之路
巴比肯的破艺术之“界”,不仅体现在融合声光色等不同艺术表现类型上。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等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在以展览形式从巴比肯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作好了踏上异国之旅的准备。
对于巴比肯艺术中心国际项目部而言,“展览是否能做成巡展”是一个永远在脑海中敲打的问题。刨除客观的限制因素,如展品本身脆弱、高昂、不易运输的特性,以及严苛的保存条件,团队试图让“易流动”的主题远走他乡。“图像、动画、电影、沉浸式布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叠加其他艺术形式让巡展更容易发生。“巴比肯艺术中心国际项目部主管Neil McConnon说道。2018年在深圳拉开序幕的Game On中国巡展最早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出发,环游全世界30余个国家。巡展展品既包括历史上第一款街机游戏,也有先进的VR人机交互技术,在唤起中国观众童年回忆的同时,展览直击怀旧背后游戏领域的多重价值。
从抓住脑海中的一个想法,到漫长的研究、项目落地,Neil和团队平均两年半才能孵化出一个令不同国家观众惊艳的巡展。巴比肯通过邀请全球其他艺术机构成为联合出品方,来确定展览在伦敦之后的落脚点。合作方会参与到艺术家、设计师的选择,并主导在当地的推广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展览从伦敦出发后,让Neil感觉“每到一个新的地点都像策划了一个新的展览”。
在巡展过程中,巴比肯需要小心维持展览主旨与重新布展间的平衡。耗费大量精力制定的主题与章节在巡展中保留,而新的场馆中,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与建筑师则将展品富有创造力地再度展开。对于《人工智能:超越人类》(AI: More Than Human)这样的的季节性特展,其在整个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大面积联动式布局难以直接复制到另一个几千、几百平米的艺术空间。但Neil认为,每一个不同的空间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能让团队发现新的东西、重新想象布展的方式。2018年Digital Revolution数码巴比肯展览在北京王府井中環展出,Neil和团队认为展览本身不具有足够多的中国本土元素,便委托中国艺术家徐冰为展览创造一件新的展品,通过富有当地特色的场景来代表中国观众发声。
中国艺术展览的潜在可能
Neil与中国结缘已久,他年轻时曾在杭州学习和生活过一段时间,其中有许多的挑战和趣事,但最令他难忘的是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八年前他又与ICA(伦敦当代艺术中心)合作,第一次为中国策划巡展。虽然在策展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后这次巡展成为了国内当时最大规模的欧洲西方艺术展览,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中国的工作是我最有趣精彩的工作经历之一。我认为中国在艺术展览上还有很多的潜在可能性。中国的艺术展览形式是多元的,中国观众不仅仅希望展览开在博物馆内,而是希望艺术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跟咖啡厅、书店在一起。中国观众对表现形式秉持着十分包容的态度,但在欧洲形式则大多是固定的。” Neil McConnon这样谈到他对中国艺术展览的看法。巴比肯艺术中心的AI特展中依然人潮涌动,小狗跟前游人如织。“AI的发展启发我们想象一个不只有人类智慧的世界,一个人工智能拥有更多可能的世界。”展厅介绍中这样写。“我想我愿意在展览上看到的是令人激动的东西,出色的东西。”Neil McConnon说道。
巴比肯艺术中心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巴比肯村屋, 是目前伦敦的三大音乐表演场所之一,也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多媒体艺术中心。自1982 年向公众开放以来,中心定期举办音乐、戏剧、电影节目及艺术品展览,每年举办的项目达3800 多个。
(文:金恬恬、余如月、谢湘宇、徐艺芠报道)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