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从温州走出去的“文化奇士”

 article_img

郑曼青先生生前作画,左立者为其夫人

article_img

今年是郑曼青先生诞辰115周年。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温州市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的《曼髯流韵·郑曼青诞辰115周年纪念展》12月8日在温州书画院开幕。

这是一位从温州走出去的“文化奇士”,郑曼青一生传奇,擅长诗、书、画、医、拳,素有“五绝老人”之称。他少年时跟随汪如渊学画,后游历杭、京、 沪、渝等地,广交张大千、郑午昌、汪采白等书画界名流,深受吴昌硕、蔡元培、钱名山、朱疆村等前辈名家赏识。二十多岁,就担任了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又与 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画坛,郑曼青名声显赫,多次举办书画展。后郑曼青辞去一切教职,随钱名山攻经学,又拜杨澄甫为师 学习太极拳,创郑子太极三十七式,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湖南省国术馆馆长等职。并担任过全国中医公会理事长。

上世纪1949年,郑曼青去了台湾;六十年代去了美国。在海外,他积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尤其在太极拳传授方面影响深远。曾与于右任、陈含光 等结诗社,与陶芸楼、刘延涛等成立七友书画会。宋美龄随其学习国画。先后在台北、纽约创办时中拳社、太极拳学社。著有《玉井草堂诗》《郑曼髯书画集》《曼 髯写意》《曼髯三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女科心法》《谈癌八要》《学庸新解》《人文浅说》《论语释旨》《易全》等。

本次展览展出郑曼青早中晚各时期书画作品百来件,均为林晓克先生藏品。林晓克先生还从展品中挑选了一幅精品《清供图》无偿捐献给书画院收藏。本次展 期至2018年1月2日。这是1949年后大陆举办的首个郑曼青书画展,也是郑曼青作品在故乡温州的第一个专题展,其意义不言而喻。与展览同步,主办方还 出版编辑《郑曼青书画集》同步发行。

□编者

名家点评

昂青仁弟性颖悟,从余肄习画,历有寒暑,用笔、设色颇得南田大意。盖画虽小道,非专心从事,未易入其室也。余于昂青有厚望矣。

——汪如渊

顾曼青年方壮,学益勤,造诣不可量,区区墨戏谓已尽曼青之长,失曼青矣。

——郑午昌

禅解拈花笑,歌辞行路难。长城诗独立,破研饭加餐。醉梦天宜酒,家风土碍兰。商量浮海去,海正助波澜。

曼青诗人墨画盈册,古拙跌宕,出之自然,虽与天池、雪个相近,乃能吸其精髓,弃其糟粕。年仅二十余,进之不已,必成大家。

——吴昌硕

郑君曼青博学有才气,丹青尤妙造自然。初览之,似涉疏略。然疏而意足,略而神远,虽信笔涂抹,而天趣盎然,王谢家子弟铺啜风味,迥非寒乞不逊者所能领略,黄休复所谓以逸为先,而神妙次之者,庶几近之,论画数则,超以象外,不知胸中丘壑几许。

——朱孝臧

六法虽由学,气骨得之天。澹泊诗人意,萧疏画中禅。

——曾熙

予向闻曼青之画,挺秀似陈道复,浑穆似孙雪居,松秀似华新罗,吾师农髯先生则称其诗才澹隽如陶谢也。……或问余曰:子向睥睨晚明初清,于乾嘉以下不屑道,何于曼青独爱之重之如此?予曰曼青今人也,然其画寝馈于古人者深,予固视其画如古画已。世有知曼青者,当不河汉予言。

——张大千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