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知道信河街名字的由来吗?去过金乡卫、蒲壮所城吗?它们见证着明代温州抗倭史……

温州人都知道东瓯王驺摇,却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位东瓯王——明代开国勋将汤和去世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

温州人都知道信河街,却很少有人知道,信河街不仅仅有七十二巷,它的名字由来,其实与当年为抗倭来温、令百姓铭记的信国公汤和有关。

article_img

你或许还听说过温州在明代曾卫所遍布,有金乡卫、磐石卫,蒲壮所城、蒲岐所城、宁村所城等等,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卫所都是名将汤和为了抗倭在温州建起的”海上长城“。

为什么汤和会与温州有这么深的渊源?为什么温州至今仍留有这么多的城、所、寨、堡,以及烽火台遗址?这与明代温州的抗倭历史有关。

article_img

温州卫:浙江地区最早的卫

明朝最为重要的一项军事制度是卫所制,而卫所制的创立,与元末明初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刘基有关。刘基(1311-1375),字伯温,今温州文成南田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封爵诚意伯,谥号文成。《明史 刘基传》记载:“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

据《明史·兵志》记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按此兵制,根据地理位置重要与否,防区在一府之内的设所,一府以上者设卫;大致上一卫有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一卫辖属5个千户所,长官为千户;一个千户所辖属10个百户所,长官为百户;百户下又分为两总旗和十个小旗;此外还有堡和哨。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为保证军队的兵源及供给,同时又推行世袭兵制、家属同守、军士屯田。

article_img

△康熙浙江通志中的温州府图,可见温州府和温州卫

温州地区在明代东南海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官员王瓒曾提到温州“卫所之棋布,视他郡独多”。

温州卫是浙江地区设立时间最早的卫,设立于洪武元年(1368)四月,也就是在平定方国珍势力的五个月之后。

温州卫治即温州卫指挥使司,设立在城区谯楼北边的旧温州府治。次年,设平阳守御千户所于平阳县城,隶温州卫。

另一位“东瓯王”:汤和

温州的卫所体系,与另一位明代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有关。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是同乡。洪武三年(1370)论功封中山侯,十一年(1378)封信国公。

因为海寇日渐猖獗,不断侵扰沿海地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防备倭患,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巡视东南沿海,加强沿海守卫。汤和曾奉命征讨方国珍,平定浙东,熟悉浙江沿海情况,因此《明史》中记载,尽管当时已经年近6旬返乡养老,朱元璋仍请他出山,“卿虽老,强为朕一行”。

article_img

△温州府境图中,可见卫所林立

汤和为永固海防,规划督导沿江军民,在浙东、浙西沿海修筑卫所59座,史称“海上长城”。汤和确定了浙江沿海卫所体系的主体格局,“凡卫所、城池、巡司、关隘、寨堡、屯堠皆其所定”,有力地防御了倭寇的窜犯。

在温州地区,除原有的温州卫和平阳所外,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又增设了金乡卫、磐石卫;瑞安所、海安所、沙园所、宁村所、蒲门所、壮士所、蒲岐所等。

洪武二十八年(1395)8月,汤和去世,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汉王朝在瓯地建“东瓯国”,封驺摇为东海王,世称东瓯王。明初汤和被封为”东瓯王“,应该与他晚年在温州等浙江沿海筑城抗倭功绩显著有关。

article_img

汤和在温州时见城区河道淤塞,建议重开城内诸河,不但有利于城防也极大改善当时人民的生活条件。为了纪念汤和的功绩,温州人将“新河”改称为“信河”,在河边为他立碑树传,“信河街”因此而得名。百姓还在宁村所城(今龙湾宁村)建庙纪念汤和,每年举行大型祭祀活动,龙湾宁村“汤和信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为何多卫所

与其他府县一般仅置一卫不同,明代温州最终形成3卫22所以及相应巡检司、城寨、烽堠、墩台等构成的海防体系。

为何明政府如此重视温州海防建设?学者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军事地位重要,温州地处浙南,是浙江入闽的唯一通道,守御温州不仅事关浙江安危,更影响福建周全。洪武初年,朱元璋由温州而定福建,由福建而取两广,在统一全国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在温州卫的设置上可见一斑。

明万历《温州府志》中提到,“瓯虽僻在一隅,实在东南要害,其牵缀弹压,关系十倍它州”。明末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也认为,“温州与闽接,寇舶犯境,必首撄其锋,且与闽为邻郊,扬帆振辔,分道南下,是扼八闽之吭,而拊其背也”。

article_img

△金乡卫和磐石卫,比各地县城都要大不少

二是严重性,明代倭寇入侵浙江,温州是主要登陆点之一,因而温州受倭寇侵扰历时之久,受毒害之惨烈,在所有受倭寇侵扰地区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郑若曾在《筹海图编》就曾说到“自倭人入寇东南,惟浙为最甚。浙受祸,惟宁、台、温为最甚”。

卫所制给温州带来了什么?大批卫戍移民

明初洪武年间至明中期的嘉靖初年,随着温州地区卫所的建立,大量卫戍移民从安徽、福建,以及省内的宁波来到温州。

从《明史·汤和传》记载“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凡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可以看出,温州沿海卫所旗军的主要来源是 “抽籍”,即以行政命令将民户直接划归军籍。

article_img

△位于苍南马站的得胜嵯石碑,记录“大明天启二年正月廿五日,海寇三口大王率众登陆,俘斩于此”

温州地区在明初吸收了一大批的徽、甬籍驻兵。徽籍移民大多出自朱元璋亲兵队,士兵素质较高,以调拨驻防军官为主;而宁波曾是方国珍的割据所在地,经过元末农民战争,士兵水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是全国卫戍移民的主要兵员输出地。

由于要供应全国的卫所驻防,徽、甬两地的兵源又相对有限,各地卫所都出现驻防缺口。因此,温州又从人口密集且地域相近的福建进行大量移民。嘉靖年间,伴随着倭寇之乱加剧,温州沿海卫所又从福建大量征兵。

article_img

△温州方言地图 丛丛制图

大批移民的到来,给温州地区的方言和民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金乡卫所在的苍南县金乡镇,各地军事移民和当地居民的语言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特殊的金乡话。学者研究发现,金乡话具有南北吴语的特征,也具有江淮官话的特征。蒲壮所城的瓯语方言也是与周边地方迥异的方言。温州沿海卫所比周边乡村、市镇也有着更为丰富的民间信仰。蒲岐所的元宵灯会、金乡卫九月半庙会、蒲壮所的元宵 “拔五更” 仪式,都有着浓厚的军事卫所色彩。

article_img

△金乡洗马桥,因抗倭将士沙场征战归来饮马擦洗而得名

府县多次筑城

除了在温州各地建筑卫所之外,为了防御倭寇,温州府城和各县在明代都进行了多次修建和增筑。

温州府城建置己久,经历代増建,城郭定型。元代禁修城垣,温州外城因长期得不到修缮而塌毁,到元末时出于防御海寇的需要才得以重新修筑。明洪武十七年(1384),指挥王铭在原有基础上增筑温州府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沿海苏、浙、闽、广等省,攻陷许多城池。温州城尽管六次遭倭寇侵犯,但都未能攻入城内。

article_img

△温州府图

瑞安县城有明一代历经多次增筑,仅洪武和永乐时期就有两次。

乐清县城背山面海,又有山溪过城,一直以来没有城墙,只以木栅为墙。洪武六年(1373),出于备倭的需要乐清开始修筑城墙,嘉靖年间因倭乱加剧重新修筑,经历百年时间修筑完成。

平阳地处浙江最南端,与福建接壤,被称为“两浙之咽喉、八闽之唇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洪武七年(1374),守御千户缪美增筑平阳县城城墙。

大量海防遗迹

明代,温州形成了卫、所、寨、烽堠、墩台等海防体系,至今有部分遗留在温州人的身边,特别是蒲壮所城、永昌堡,被列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成为温州旅游的明珠。

明代温州共设三个卫:温州卫、金乡卫、磐石卫,一个卫所的本体建造包括:城门、城墙、护城河、马道、台、烽堠等,且根据战略位置重要程度设置堠、台、烽堠的数量。目前,金乡卫尚存部分遗址。

article_img

温州地区保持最完整的所是苍南马站地区的蒲壮所城,它基本上保留了建所之初的历史原貌。蒲壮所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汤和当年修筑的沿海59个抗倭所城之一,隶属于金乡卫,也是明代温州规模最大的一座所城。

article_img

△龙湾永昌堡

在嘉靖倭患爆发之后,温州作为倭患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百姓或官方倡议修筑了一大批民堡,如平阳的余洋堡、前仓堡、宋埠堡、仙口堡等。特别是英桥王氏家族倡议出资修筑的永昌堡,是明代温州民间修筑规模最大的民堡。学者研究认为,永昌堡军事防御设计构思巧妙,尤其是瓮城和敌台,堪称中国古代城市防御设计之精品。

另外,温州各地都曾发现众多明代烽火台遗址,如位于平阳县鳌江镇东面的墨城社区,相传因为戚继光在温州抗倭时,在墨城东山至西山筑撑口城,城直如墨线,故名墨城,如今痕迹尚存。墨城附近有明代峰火台(烟墩)五座,台基尚存。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