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体育

北京冬残奥会设置残奥高山滑雪等6大项 将产生78枚金牌


       北京冬残奥会将产生78枚金牌


       设置残奥高山滑雪等6大项、78小项比赛,涉及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5个竞赛场馆、25个非竞赛场馆

article_img

昨日,北京2022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article_img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13日举行,分设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共设置6个大项、78个小项比赛,届时将产生78枚金牌。另外,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全国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冬残奥比赛大项全覆盖。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媒体见面会上介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设置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大项、78小项比赛,共产生78枚金牌。


       5个冬残奥会竞赛场馆均达测试要求


       杨金奎介绍,北京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13日举行,设置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冰球、轮椅冰壶6大项、78小项比赛,共产生78枚金牌,涉及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5个竞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云顶滑雪公园)和25个非竞赛场馆。


       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竞赛场馆均已完成建设。非竞赛场馆也将在今年陆续交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在会上介绍,5个冬残奥会竞赛场馆均达到测试要求。


       已有两千余残障人士报名志愿者服务


       在无障碍协调方面,杨金奎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编制完成,要求在场馆设施建设、赛会服务和城市运行工作中落实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无障碍技术标准。


       在竞赛组织方面,《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资格规范》第一版已发布。刚刚完成了相约北京雪上项目系列测试任务,在冬残奥竞赛组织方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在赛事服务方面,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2月20日10时,报名成功1032470人,其中残障人士申请人2132人。


       据杨金奎介绍,三个残奥村邻近各自赛区竞赛场馆,方便运动员参加赛事,残奥村设施将按照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标准设计建设。


       住宿方面,完成28家冬残奥会官方接待饭店和1家残奥大家庭饭店遴选工作,拟签约客房4611间,正在推进接待饭店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


       在医疗需求、场馆医疗站设置、工作流程等方面充分考虑冬残奥会特点和需求,并组织做好假肢矫形器、轮椅维修服务保障工作。


       ■ 备战


       我国实现冬残奥会比赛大项全覆盖,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余人


       6个大项300名运动员全年不间断训练


       昨日,中国残联体育部竞赛训练处处长勇志军介绍中国备战冬残奥会的情况。


       多项冬残奥项目首次举办全国赛事


       “冬残奥会共设6大项78小项,申办前我国仅开展2个大项。”勇志军说。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残联成立了备战2022年冬季残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冬残奥会备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初选运动员,组织训练营确定运动员,选任国内教练员,聘请国外教练员,培养技术官员,全项目组建国家集训队,全天候开展境内外训练,多项目首次举办全国赛事,全项目纳入全国残运会赛事,多项目首次举办国际赛事,大规模参加国际赛事,多项目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连续5年举办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鼓励支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冬季运动。


       勇志军介绍,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余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上百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冬残奥比赛大项全覆盖。同时,与芬兰、俄罗斯、希腊签订了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已投入使用。


       6个项目124名运动员在京冀展开训练


       在训练方面,全时段开展训练备战。全部6个大项300名运动员开展了全年不间断的训练,目前,6个项目124名运动员、42名教练员在北京、河北的5个基地展开训练。


       在残疾人冬季运动赛事方面,勇志军介绍,2017年起,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5个项目首次举办全国比赛,在2019年全国残运会上,首次列入北京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2020年首次举办冬残奥亚洲杯系列赛事,来自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选手参赛。


       与此同时,中国冬残奥运动员还积极参加国际赛事。2016年以来,我国参加了59项冬残奥系列国际赛事,共获得38枚金牌,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 对话


       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董连民:


       “无障碍”专项行动修复盲道7031条


       昨日,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市残联副理事长董连民介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一年多来的情况。他表示,“一年多来,40255人参与的线上满意度调查好评率84.7%,16区千名访谈肯定评价超过90%。”


       专项行动整改无障碍环境点位超5万个


       新京报:2019年11月,北京市启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一年多时间来,北京完成了哪些行动任务?


       董连民:一年多来,我们聚焦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需,突出3个重点区域4个重点领域17项重点任务,9224人参与排查,11万个点位、98万无障碍设施元素纳入“大数据管理系统”,全市一本账,实时上账销账。截至2021年2月底,共整治闲置、占用问题8.96万个;已整改点位5.02万个,整改量是2008年的7.73倍。


       新京报:在道路、公共交通方面,完成了哪些整治任务?


       董连民:城市道路方面,我们注重消除断点。一年多来,修复盲道7031条,整改人行横道473个、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31个,城市全域缘石坡道基本实现全覆盖,“断头路”明显减少。


       公共交通方面注重衔接顺畅。整改公交车、公交站台、地铁站、停车场等11911个,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轮椅乘车难”现象得到明显扭转,更多的残疾人、老年人独立出行,许多群众自发拍摄抖音小视频点赞。


       新京报:在公共服务场所方面,北京有什么改变?


       董连民:我们整改了政务服务大厅、宾馆酒店、商场超市餐厅、医疗机构、学校、银行、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公园景区绿地广场、公共厕所、居住社区等10方面29780个点位。


       政务大厅基本实现无障碍化,改造全市三级政务服务大厅462个,增设坡化出入口、低位服务台、无障碍停车位,通过“小小窗口”感受“暖暖服务”。


       19794栋老旧居民楼门口坡化,楼内安装无障碍扶手,近百个老旧小区提供爬楼机等服务;地铁、商超、公园、医疗等很多地方提供了无障碍预约服务,“无障碍温度”渗透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城市道路缘石坡道基本全部“零高差”


       新京报:为方便残疾人用科技手段获得信息,做了哪些工作?


       董连民:我们整改政务服务网站、融媒体中心等162个,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配备手语翻译,“北京市残疾人在线服务”作为经典案例入选《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基于“大数据管理系统”生成的电子地图已在百度地图试用,信息交流障碍逐渐消除。


       新京报:从你获得的反馈看,大家如何评价北京这一年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


       董连民:我们收到了很多点赞,40255人参与的线上满意度调查好评率84.7%,16区千名访谈肯定评价超过90%。很多居民过去出门不方便,街道给大院进行了改造,现在方便多了。不少老年人反映,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朝阳还有一位残疾人徐燕春告诉我,自己是脊髓损伤残疾人,也是一名无障碍监督员,住在朝阳区已经十几年了,刚搬来时正值2008年奥运会,还在家人的陪护下看过比赛。这几年,无障碍环境越来越好,出行生活越来越便利,和朋友闲暇之余经常去公园散心。


       另外,我还听到了无障碍专家的评价——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基础好、标准高、氛围佳,设计有特色、改造有标准,特别是在城市道路缘石坡道基本全部实现“零高差”,平房院落改造等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王思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