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中国怎样向乡村振兴过渡?

(两会前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中国怎样向乡村振兴过渡?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中国怎样向乡村振兴过渡?


       中新社记者 夏宾


       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时,贫困人口数量约为7.7亿人;如今“十三五”收官,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article_img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资料图为航拍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崇德小区移民安置点。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将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将脱贫成果对接乡村发展……众多建议、提案也被代表委员带进了“议事厅”。


       今年两会召开在即,从脱贫攻坚胜利的“倒计时”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行时”,中国工作重心的转向路线正逐渐明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直言,总体上看,通过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则为脱贫摘帽更加稳定、脱贫攻坚战果更加持久提供了保证。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设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

article_img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资料图为航拍普格县甲甲沟村。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求是》杂志刊发的《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引发关注,其署名作者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这一新机构的首次亮相释放重大信号,官方已在从制度层面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就在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将正式“接棒”,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如何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外界期待从此次两会中寻找答案,而从目前已公布的政策文件和学者分析来看,平稳过渡至少要从三方面共同发力。


       巩固脱贫成果,为平稳过渡“夯实地基”。脱贫是动态工作,低收入农户在脱贫后有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返贫,尤其在后期摘帽的深度贫困地区,诸多方面较为薄弱,巩固脱贫成果并织牢防止返贫的一张网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不少贫困县脱贫后,若后续政策落实没跟上,可能会返贫,这就需要在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性,“脱贫不脱政策”才能巩固好现有脱贫成果,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块“压舱石”。

article_img
2020年9月17日,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毛葡萄园。中新社记者 翟李强 摄


       拓展脱贫成果,为平稳过渡“添砖加瓦”。乡村振兴着眼于所有农民和行政村的发展,其目标指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而拓展脱贫成果可拉近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距离。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认为,要进一步接续和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业态和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衔接机制,为平稳过渡“搭桥铺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加强顶层设计,而脱贫攻坚积累了多年的“实战经验”,其验证成功的模式、政策若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使得过渡期更为平稳顺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指出,有效衔接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脱贫攻坚中的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智慧”都可考虑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作用。


       两会召开在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何新表述?来自乡村的代表委员又会带来哪些一线声音?这些问题即将得到解答。(完)

【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