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高规格表彰,习 近平提24字脱贫攻坚精神

 (近观中国)高规格表彰,习 近平提24字脱贫攻坚精神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黄钰钦 张素 郭超凯)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历经8年持续奋斗,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表彰大会上,习 近平将脱贫攻坚精神总结为24个字——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分析人士认为,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际,中国最高领导人深刻阐释脱贫攻坚精神有深意,其中既有过往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经验的总结,更意在为中国“三农”工作重心转移注入赓续前行的动力。

article_img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提精神,回望来时之路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之日提出脱贫攻坚精神,意在对过往减贫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解决贫困老问题需要脱贫新方法,脱贫攻坚精神正是对中国立足自身国情,采取一系列新方法新举措的高度概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说,“其中,精准务实与开拓创新是最为明显的体现。”


       事实如此。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在不断探索创新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当天的讲话中,从组织保障到发展思想,从政治优势到社会氛围,***将中国减贫路上的非凡之举、特别之策一一总结。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正如习 近平所言,观察中国脱贫攻坚形成的诸多经验,“精准”无疑是关键一招。也正是在精准扶贫理念下,从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到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中国不断以政策组合拳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表示,中国的减贫经验凝练在脱贫攻坚精神之中,这一精神既是对中国自身有效经验的总结,也将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article_img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大会后合影。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提精神,致敬时代英雄


       外界注意到,中国提出脱贫攻坚精神的场合可谓特别。当天的活动是一场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会,更是一场对时代楷模的高规格表彰大会。


       在会上,习 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有评论指出,中国以国家典仪对脱贫攻坚的楷模进行表彰,致敬时代英雄,是对脱贫攻坚精神再次彰显。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认为,“尽锐出战”被写入脱贫攻坚精神之中,中国以国家名义对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正是对“出战者”卓越贡献的肯定。


       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被表彰的楷模背后是数百万中国扶贫人,他们的“尽锐出战”,为中国的脱贫攻坚精神写下最佳注脚。


       戴焰军表示,以国家之名的表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在这特别的场合总结脱贫攻坚精神,意在通过隆重仪式使精神得到升华和固化,寄望这种宝贵精神在未来得到延续传承。


       ——提精神,注入前行动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令已然吹响。专家认为,在新阶段提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为中国农村工作赓续前行注入新动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首先做好衔接工作,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健指出,为了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脱贫地区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都需要进行后续监测、帮扶工作,脱贫攻坚精神仍将不断发挥其关键作用。


       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竹立家表示,正因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精神需要在乡村振兴中以新的形式得到继续发扬,为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注入精神力量。(完)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