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巴黎市内环城路沿线“贫民区化”

【欧洲时报凯文编译】从2001年到2016年间,巴黎市区内大部分区域都呈现出“精英化”的趋势,作为衡量参照的居民中位数收入涨幅远超巴黎大区的平均水平,但有一个区域却是例外,这便是所谓外沿大道(boulevard extérieur)和环城路(périphérique)之间的区域,这里的居民中位数收入不升反降,呈现出“贫民区化”的迹象。

所谓“外沿大道”并不是特定某条街的街名,而是指巴黎市区最外沿的若干条大道,例如巴黎14区、15区以南的“元帅大道”(Boulevards des Maréchaux)。这些“外沿大道”基本上和环城路平行,距离很近,二者之间有一个狭长的居民区。

据BFM报道,“城市规划巴黎工坊”(APUR)的一份文件显示,在2001年到2016年间,巴黎很少有居民区的中位数收入出现下降,而下降案例中几乎全部处于“外沿大道”和环城路之间,与此同时,巴黎市区大部分区域的居民中位数收入,比巴黎大区平均水平要高36%。

巴黎政治学院的“社情变化社会学观察站”研究员拉蒙(Quentin Ramond)对此表示,“在巴黎,几乎已经没有哪个区域不‘士绅化’(gentrifier)……在一个平民街区,我们看到高收入阶层的人定居在这里,然后一点点地推高房价,将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平民阶层驱离”。“巴黎为数不多抵御这种‘士绅化’的区域,就是靠近环城路的部分,因为长期以来,这里大部分都是社会住宅(政府兴建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的公寓)”。

巴黎15区的共和党区长古荣(PHilippe Goujon)曾针对该区南边部分悲叹,“这里由几乎百分之百社会住宅的小岛组成”。他表示,自己不是反对兴建社会住宅,但应该同其他类型的住宅混杂在一起。

在14区和15区交界的“旺沃门”(porte de Vanves)街区,居民们看到这一带日益衰败。一位化名为Latifa的受访者表示,“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感觉这里越来越动荡,治安问题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贫民区(ghetto)。”

同样,在15区的布昂西永门(porte de Brancion)街区,一直居住在此地、化名为Chris的居民也表示,相对于巴黎其他区域,感觉这里“不受待见”。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不同阶层之间缺乏混居和流动,或者所谓“社群-空间隔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身处那些条件不佳的街区,学业成绩、遭遇犯罪几率、就业机会、甚至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进一步而言,还会导致居民难以享受市镇福利和服务、并产生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感觉,继而对社会凝聚力产生负面后果。

来自法共、分管住房事务的巴黎副市长布罗萨(Ian Brossat)对此也承认,巴黎外沿街区面临困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他表示,巴黎市在这些街区投入的力量,要超过市区其他部分。

布罗萨称,为了增强不同阶层的混居程度,巴黎市政府对社会住宅采取了“再平衡”政策,一方面增加在传统富人区(如16区)的社会住宅数量,另一方面帮助中产阶级在平民区域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房,对于巴黎市政府来说,此举有一石二鸟的效果,既能让中产阶级在巴黎置业,又能增强这些街区的混居程度。

(编辑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