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潜心13年摄影制作“矾都”专集 记录新中国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rticle_img
廖雄拍摄的温州矾都
article_img
廖雄在拍摄中

首批“国家工业遗产”温州矾矿,有世界矾都之称,曾是新中国温州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深深烙下温州几代工业人的青春和梦想,见证了城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也映射出温州发展的脉络。温州矾矿工人子弟、摄影家廖雄潜心13年专题摄影温州矾矿及机修车间,并出版或制作了富有创意的摄影专集《机修60年》《60%矾矿纪实》等。在国庆来临之际,廖雄接受了温州晚报记者专访,听他讲述如何记录温州矾矿的故事,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认识工业遗存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并致敬新中国的建设者。

苍南矾矿曾是温州一面旗帜

记者:国庆中秋长假就要来临,很多市民会去苍南矾矿之类工业旅游遗址吊古述今,您的苍南矾矿系列摄影作品成了旅游指南,当时怎么想到拍冷冰冰的矾矿机床和车间,并且整理成册《机修60年》《60%矾矿纪实》?

廖雄:矾山因矾成镇,其明矾储量占全国80%、全世界60%。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产值年年上升,1958年,产值达4.2万吨,约占温州地区工业总产值40%。温州矾矿曾经是新中国温州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又一代矾山人为“世界矾都”树立了无数丰碑。

我的父母都是矾矿工人,我生长于矾山,这里有我青春记忆。拍矾矿灵感来源家乡情怀。我拍摄矾矿系列摄影作品也没有想到能不能成为旅游指南,这不是我拍摄这个项目的初衷。可能是因为《60%矾矿纪实》摄影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正式出版传播,该书现在是当地推广和介绍温州矾矿的主要窗口,还有当地媒体经常借用我的图片,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报道宣传,这些途径让广大观者了解了这个近700年,古老而又神秘的世界矾都。

他们的成就应被我们铭记

记者:你从哪一年开始拍摄矾矿?您有什么发现?

廖雄:我从2007年开始,花了13年时间拍摄矾矿及机修车间。

温州矾矿经历了从建立到繁盛再转型的发展过程,它是新中国初期工业企业的发展缩影。比如,平阳矾矿(1998年更名温州矾矿)机修车间是1956年1月由矾山普光电厂重组而来;1962年12月,选址15000平方米重建厂房,车间职工达到152人;2000年后机修车间开始减产裁员;到2016年全部停产探索新路,机修车间也只剩下余甫清老师傅一人在守护。风雨60载,这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一个历史的符号。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或许终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中国工人创造的一个个成就和神奇,应该被我们铭记:是工人用双手打造了“世界矾都”。苍南矾山是温州工业历史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温州矾矿”成了首个摄影专题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摄影特别是拍专题纪录片?

廖雄:2007年,我在泰顺县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常要前往浙江县域的各个乡村,用相机记录新农村的建设变化。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摄影,拍摄温州矾矿及温州的风光、民俗。2013年我参加了浙江省中青年摄影研修班,在这里我认识了专题摄影的力量,试着从温州矾矿开始拍摄我的第一个专题项目,到现在节假日回去还继续拍摄。

近些年,我觉得感兴趣或有价值的题材都会作为一个专题项目拍摄,为了避免一堆照片存放在电脑里“睡觉”,拍摄项目完毕后会自己做一本摄影书给自己做个总结,也方便与更多的人沟通交流。目前,我已制作3本摄影书,除《60%矾矿纪实》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外,另外两本自制摄影书先后在浙江省摄影艺术展获得优秀摄影书奖,《机修60年》还入选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为《60%矾矿纪实》作序并鼓励:廖雄的矿区摄影作品犹如经焙烧、风化、沉浸后析出的明矾结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打动人心。

让读者“穿越”激情燃烧岁月

记者:《机修60年》的印刷、制作很有创意,怎么想到“自制摄影手工书”的形式出摄影集?有什么故事吗?

廖雄:《机修60年》在封面上我采用涂抹机油做旧的牛仔布来做这本书的封面,模仿工人身上工作服的效果;我用针线刺绣温州矾矿的标志性建筑,寓意机修工人精工细作、一丝不苟;我用旧设备拆卸下来的机器垫胶片雕刻60字样,寓意机修车间运作了60年。

我还设计了一个类似“透叶天窗”的效果,可以透过前一页老旧厂房的门,看到平阳矾矿机修车间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当读者翻开书本的同时,就仿佛打开了一条通往60年前平阳矾矿机修车间时空隧道的大门,“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书的前部分,我用一组组珍贵的照片如实记录下了平阳矾矿机修车间关停前的样子,用饱含苏式风格的厂区、袅袅的炉火、真实的生产场景,以及各种凸显时代气息的细节,让大家从各个角度记住矾矿机修车间。接下来在相册中安排了大量黑白老照片,与前半部分的彩色照片产生强烈对比。读者可以看到照片中的主人公已经由一个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慢慢变化成了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

我模仿老相册的样子,将照片冲洗出来后粘贴到相册上,里面的文字介绍采用蓝色墨水的钢笔手写;对证书、票据、图纸等图片都做了仿旧处理。为了增加仿真效果,选用宣纸微喷打印,刀切和手撕边结合。

在手工书制作初步完成后,我把它送到每一位老工人手里,请他们在书里写一句话,把他们深藏在心底的那份自豪和精神,收藏在这本书里,让每位工人与这本书产生深层次的关系,增加书本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当老工人手捧这本摄影书阅读时,他们都非常感动、甚至热泪盈眶,如郑细娥老人尽管并不识字,她依然坚持自己口述,让自己的孙女代笔,留下自己对机修车间真挚的祝福。

在整个项目的计划中,我还有视频版的《机修60年》,后来在拍摄视频不久就放弃了,因为单独一人拍摄工作量太大了,在现场忙不过来,现在想想非常遗憾。

相册的最后是一组组人物的照片,可以算是许多车间工人的“回忆录”。他们是历届的车间主任,是车间的智慧担当,是车间的优秀工作者;他们中既有夫唱妇随的“夫妻档”,也有子承父业的“父子兵”。

“大烟囱”可带来时尚商业圈

记者:作为承载工业发展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工业建筑遗产,如何重焕生机发挥最佳功用?

廖雄:众多工业遗存面临“拆”与“留”的抉择,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改造建设和工业布局调整,正在被蚕食、拆毁,逐步消失。

杭州市拱墅区的老热电厂就处理得很好,它保留并加固了大烟囱,在烟囱内部设置市民图书阅览室,因地制宜,围绕大烟囱形成了一个时尚、热闹的商业圈,又高又大的烟囱成为了城市标志性建筑。我想,可探索在工业遗产保留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建设,而不是直接一“拆”了之。此外,还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如何保护工业文化遗产。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戴卓蕾/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