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德国记者体验法国抗疫:从“对病毒宣战”到“与病毒共存”?

【欧洲时报9月22日白劼编译】德国《世界报》记者Martina Meister日前以其法国友人为例,介绍了当前法国抗疫情况。全文摘编如下:

新冠病毒检测相对滞后

几周以来,法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在不断上升,卫生部门展开了大规模病毒检测。而在疫情暴发的高潮阶段,能够进行的病毒检测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医院急诊患者,也无法保证接受检测。法国平均每周进行120万次新冠病毒检测,但实验室的结果分析则相对滞后。感染患者最长需要等待10天,才能知道自己的检测结果。

“新冠病毒检测没有丝毫用处”,法国实验室医学专家联合会代表Jean-Claude Azoulay表示,“因为检测结果需要八天左右才会公布,感染者具有充足时间感染其他人。”

近日,法国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1.3万例,医护人员警告民众避免大型聚会。我的朋友皮埃尔邀请我们去他家喝开胃酒,因为他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十个人聚集在一间位于巴黎的狭小居所内?皮埃尔打趣道,“来的人都是阴性”。

很明显,皮埃尔很自豪,能在50出头的岁数,并且略有超重的情况下躲过一劫。他的妻子也没有感染病毒,她归功自己每日都坚持从鲜榨果汁中摄取充足维生素。

皮埃尔夫妇对新冠肺炎疫情没显示出任何焦虑。不久前,他们还支持快成年的儿子去葡萄牙旅行,回到法国后,又在雷岛(Ile de Ré)继续庆祝。在那里他和12名伙伴们感染了新冠肺炎,一人轻微头痛,其余为无症状患者。

在我们聚会前,另外一名朋友感到了我们的疑虑,因此在聊天群里分享了一则英国《卫报》的文章,这篇文章称赞了瑞典的抗疫策略。文章称,斯德哥尔摩流行病学专家Anders Tegnell就当前瑞典低感染率表示,瑞典的防疫策略是“可持续的”。这项“可持续的”防疫政策的核心是,最好减少人们需要遵守的严格防疫措施。

article_img

9月1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一所学校,老师戴口罩授课。(图片来源:新华社)

丢卒保车 瑞典模式颇具吸引力

瑞典防疫策略与法国一些因疫情而在经济上受到严重影响的民众不谋而合:宁可保护高危群体,也不能摧毁整个社会的运转模式。

瑞典模式并非大面积封锁公众生活,而是寄希望于群体免疫。尽管瑞典新冠肺炎死亡率在欧洲范围内相对较高,但是对于受到疫情严重摧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言,这种北欧抗疫模式确实相当有吸引力。

瑞典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排在世界第11位,但皮埃尔似乎并不可怕,因为他今夏在斯德哥尔摩度过了假期。而Tegnell“ 并不排除瑞典经历的事情或在法国重演”的言论,皮埃尔也丝毫不在意。

“对病毒宣战”变成“与病毒共存”?

法国在防疫初期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巴黎等很多城市,人们会在公众场合坚持佩戴口罩。不过,这种局面并未持续下来,现在尽管在校学生需要在8小时上课期间佩戴口罩,但下课后就会把口罩收起来。人们下班以后也很久没有好好放松过了,如今下班后你会在塞纳河畔的酒馆里看见大批客人,他们密密麻麻坐在一起,问候时互行贴面礼。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今年3月中旬为鼓舞法国民众提出的“对病毒宣战”,正逐渐变成“与病毒共存”。法国总理让·卡斯特(Jean Castex)在公共场合露面时,总在重复“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与病毒共存。”

William Dab曾任法国卫生部门官员,他表示“ 卡斯特想在疫情和经济发展及教学活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可以理解,但很难行得通”。他表示,“对病毒宣战,需要成立一个指挥中心,需要作战策略和充足的后勤供应,但这些我们尚且缺乏。”

在疫情暴发的初始阶段,认为防疫措施荒唐的法国民众大有人在。而现在,法国民众的这种情绪再一次上演,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法国是否会在第二波疫情时手足无措?人们是否已经忘记了今年初的恐怖景象:重症监护室人满为患,病人在痛苦中挣扎的样子,快速行动部队在法国全国奔走的场景?

(编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