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永嘉“石头记”

article_img
大若岩十二峰。 陈光武 摄

温州网讯 今年62岁的胡雄健,是我市高级地质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得主。退休之后,偶然的机会,他跟着永嘉的朋友开始比较系统地游历楠溪江。

楠溪江被誉为“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近段时间,在胡雄健的解读中,却有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全新解读。胡雄健认为,楠溪江是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雁荡山的奇特地质地貌享誉海内外,同样拥有奇特地质地貌的楠溪江,也拥有打造特殊地貌旅游目的地的潜质。

近日,记者采访胡雄健,听他讲述不一样的永嘉“石头记”。

陶公洞是怎么形成的?

十二峰地貌是怎么来的?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

当下的风景,一旦以万年、亿年为单位来欣赏,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意义,这也让我们对风景的隐秘过去,有了更多了解。胡雄健解读的楠溪江,正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永嘉县大若岩镇的陶公洞被称为“天下第十二福地”,因南北朝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其中修道家经典《真诰》而知名,也是楠溪江流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陶公洞原是大型天然石洞,后人在其中修建有两层大殿,游人进入其中,除了感受大殿的雄伟,还能在夏天感受清凉的自然风。

那么,被称为千年清隐秘境的陶公洞,在地质上是如何形成的?胡雄健介绍,陶公洞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是在自然地质作用的基础上,经人工开凿修整而成。陶公洞洞壁的岩性是白垩纪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根据周边的围岩分析,这里的岩层中夹有球泡流纹岩,中空的球泡经风化脱落,就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洞、孔穴,在水流的侵蚀作用下,这些分布于特定层面的洞孔就会不断地扩大、合并。

“最初的陶公洞应该处于溪流之下或流水之畔,因为陶公洞往下挖9米才见基岩,底部全是碎石,说明洞口曾不断有流水侵蚀,加上冻融作用和崩塌作用,岁积年累,逐渐形成了大型洞穴。随着地壳的抬升和溪流的下切,山洞慢慢‘升’出水面并初具规模。”胡雄健说。

而陶公洞附近雄伟的十二峰景区,在胡雄健看来,是典型的火山岩石林地貌,与雁荡山灵峰景区的夫妻峰形成原因一样:“永嘉、乐清一带的火山岩,以多次(不少于4次)爆发的破火山相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这种酸性岩浆熔流,非常黏稠,遂堆积叠覆成巨厚状的火山岩层,在冷凝阶段和后期构造作用下,局部岩层会出现密集的垂向节理,在冻融风化、流水下渗、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等外动力地质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岩体会与山体分离、崩析、垮塌,从而形成沟谷型锐锋地貌。通常,这种高挑耸立的锐锋,多呈单个的、一柱擎天的石笋状,而像十二峰这样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形成密集性的石笋聚集区或锐锋石林,非常少见。”

随着胡雄健游历永嘉山水步伐的进一步深入,他对越来越多的景点有了地质上的诠释,比如他在永嘉陡门溪发现了火山岩基岩河床的风化地貌,河谷上“龙井龙鳞龙爪痕”等形状一应俱全,“龙井”,正是由无数个壶穴贯通演变而成的雕岩谷景观;位于永嘉岩头镇施家岙青龙山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在他看来,更是堪称教科书级的石蛋花岗岩地貌旅游目的地,与之相邻的青龙湖花岗岩,则被省地矿所认定为楠溪江唯一的花岗岩风化地貌景观,尤以其表面的岩臼、壶穴最为经典。

将地质融入永嘉历史传说

探秘不一样的永嘉文化

永嘉作为古县,历史悠久。胡雄健在解读永嘉“石头记”的过程中,也参考了永嘉历来的许多人文历史和民间传说。

比如游历永嘉鹤盛镇蓬溪大碏门瀑布时,胡雄健将大碏门瀑布与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联系在了一起。他介绍说,谢灵运曾写过以石门为题的三首诗:《石门岩上宿》《登石门最高顶》《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可见谢灵运对石门情有独钟。而且谢灵运在《游名山记》里强调说石门山“瀑布飞泻,丹翠交曜”。村民介绍,大碏门瀑布底下有一块大石头,颜色呈鲜艳的红色,当地人称之为“鸭血巨石”,在胡雄健看来,这与谢灵运笔下的情景也颇为相似,因而,谢灵运所写的石门,很有可能就是碏门。当然,这是有待论证的一种假说。

再比如走访永嘉岩头镇西岸村600年历史的琵琶井时,胡雄健认为,琵琶井很可能是先秦建筑的复古遗迹,可以形象地解释《庄子》中“凿隧而入井”的说法。与琵琶井形制类似的柳毅井,是凡人通往水下龙宫的唯一通道。同理,人们理想中的归田园居,也是只有唯一出入口的形如葫芦腔的山水空间,也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缩影。由此看出,西岸明初高士将村口的水井设计成蒲瓜形,与南北朝的隐居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翁卿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