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记者探营:听他们讲述垃圾分类背后的“故事”

article_img

温州网讯“每一件参赛作品,都代表了作者垃圾分类的见解和期盼”,日前,由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本报联合推出的鹿城垃圾分类“时尚推手”创意大赛进入导师训练营阶段。参赛选手们正精益求精对作品进行再包装和再提炼。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探营鹿城垃圾分类“时尚推手”创意大赛“导师训练营”,看参赛作品的最新修改效果,听参赛选手代表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参赛选手:全风豪参赛作品:rap歌曲《把垃圾分类吧》

一路过关斩将,用一曲新颖、活泼的rap牵动人心,闯关进入复赛的全风豪日前在录音棚里重新录制并演绎了歌曲《把垃圾分类吧》。他说:“这首歌改编自那吾克热的《纸飞机》,我结合垃圾分类的主题重新填词,把这首歌改编成《把垃圾分类吧》,呼吁大家都能参与垃圾分类。”

全风豪说,他从事的工作就与垃圾分类相关。今年因疫情“宅”家期间,他听着那吾克热的《纸飞机》,觉得这首rap的旋律非常适合插入垃圾分类的内容。于是全风豪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逐字逐句改歌词,然后自编自唱,终于创作出《把垃圾分类吧》的初稿。

他把这首歌发给大学同学听,同学觉得挺不错,鼓励他来参赛。更令全风豪惊喜的是,这个作品不仅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还得到了导师的“青睐”,建议他到录音棚里将作品重新演绎。

如今这首《把垃圾分类吧》不仅得到了导师的认可,还被街道和社区作为垃圾分类的“宣教作品”进行推广。

参赛选手:陆梦琰参赛作品:儿童剧《小红帽与垃圾分类》

“小红帽”要过生日,她想买好多好多礼物。后来,在妈妈、外公、外婆的教育下,“小红帽”终于知道了垃圾分类和资源节约的意义……生动活泼的儿童剧《小红帽与垃圾分类》是本次“时尚推手”大赛中一个寓教于乐的作品。作者陆梦琰讲,创作的初衷是希望垃圾分类“能从娃娃抓起”。

陆梦琰告诉记者:“起初,我想创作一个垃圾分类小游戏,但是后来发现儿童剧更受市民喜闻乐见。”于是“小红帽”过生日的故事诞生了。陆梦琰用了半个月,让这个故事从构思到文案。她又用了半个月,让故事从文案到现场排演。最后,陆梦琰又边学边用,将儿童剧的视频一点点剪辑,创作出《小红帽过生日》的参赛作品。

陆梦琰说,她特别感谢参演儿童剧的几位小演员,孩子们精彩的表演让“小红帽过生日”的故事形象生动,也让垃圾分类的理念传播得更深、更远。如今,这个儿童剧不仅要冲刺创意大赛的决赛,更将开展公益演出,传播垃圾分类的鹿城声音。

参赛选手:王剑峰

参赛作品:垃圾桶机器人

“垃圾桶不仅仅是放垃圾的,它还是一件艺术品”,在参赛选手王剑峰的眼里,垃圾桶与机器人巧妙结合后,垃圾分类也成为一件非常时尚的事。只要给他2枚螺丝钉和13个垃圾桶,他能在2分10秒内现场搭建一个垃圾桶机器人。

王剑峰说,因为自己曾经从事与雕塑相关的工作,所以在得知鹿城区垃圾分类“时尚推手”创意大赛征集作品后,就“脑洞大开”用垃圾桶搭建了一个机器人。谁知,就是这个垃圾桶机器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居民小区里,简直成了孩子和老人们的“团宠”,甚至有孩子管它叫垃圾桶“变形金刚”。

参赛之余,王剑峰还常常“带着机器人去旅行”,每到一个景点,三两下就用车子后备箱里的垃圾桶装搭出一个机器人,吸引景区游客一起做垃圾分类。王剑峰心中还有新期盼,他说:“下一步,我还想给垃圾桶机器人安装声光电,成为城市特色的雕塑作品。”

参赛选手:张敏

参赛作品:有害垃圾收纳袋

一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收纳袋,两侧可以放废旧灯管,中间可以装废旧充电电池、过期药品、家化用品和水银温度计……有害垃圾收纳袋的创作者张敏告诉记者,有了它居民家中的有害垃圾就有了“家”。

张敏是市区豪都花园业委会的主任,他平常在小区里就非常积极宣传垃圾分类。有几次,他看到居民将有害垃圾混装投放,于是萌发出要将有害垃圾“区别对待”的想法。张敏说:“我们制作了11个这样的有害垃圾收纳袋,豪都花园每幢居民楼下都放置一个。每隔几天小区环卫工人就会把袋子里的有害垃圾分门别类,投放到智能分类桶中。”

把有害垃圾再分类,更加精准投放,张敏觉得这样做不仅环保,更是对家园的爱护。除了制作有害垃圾收纳袋外,他还在小区放置垃圾分类宣传册等,让垃圾分类更加“接地气”。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林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