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传统村落如何精致地导入文化 这些委员纷纷支招

article_img

温州网讯 传统村落如何留住美丽乡愁?如何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举行的专题协商会上,第一次以界别协商形式再次聚焦“在乡村振兴示范点中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这一议题。

去年,温州市“两会”期间,市政协新闻界、文艺界联合体育界提出《关于在乡村振兴示范点中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的提案》,建立界别课题小组,在集体提案立案后,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开展多次调研,就乡村振兴示范点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提出建议、出谋划策。

article_img

一份调研报告激荡文化元素精致导入的“头脑风暴”

今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高水平推进“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培育景区城2个、景区镇5个、3A景区村20个,抓好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留住美丽乡愁。

近两年来,全市共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51条、项目733个,建设“山水雁楠”“红都绿野”两条跨区域乡村振兴精品带和洞头全国“两山”实践创新海岛样板。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在9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评审中,将文化导入作为对示范带的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建立标准引导、规划管控、工作推进和督导考核等机制。

在当天的协商会上,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晒”出了一份集体调研报告。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各地通过强化传统文化原色、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推出文化创意园、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基地等方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建设与文化元素有了一定的结合,但还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些示范带、示范点存在文化导入不足,精致精美不够,水平档次不高等问题。”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组长周新波说,乡村公共建设千村一面,特色不明显。

乡村振兴示范点应该要导入哪些文化元素呢?对此,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调研报告中提及,要导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乡贤文化等元素。

如何精致地导入?市政协新闻文艺界别课题小组建议,村两委办公地、文化礼堂等要按照精建精美的要求,进行再改造提升;村庄道路、广场,可以来一次土到家、低成本的、村民乐意接受和愿意实施的本土化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不要贪大求全、千篇一律、公园化,要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和观赏性有机结合;村庄活动要定点打造各具特色、差异化的载体活动;民居的屋前屋后、窗台庭院等,条件具备的,可引导进行特色化改造,通过专家设计、村民自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让精致文化导入寻常巷陌。

此外,在组织推进机制、规划设计机制、经费扶持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等方面,界别课题小组也给出了不少建议。

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培育特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article_img

一条条建议闪耀真知灼见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吴文玲:

发挥历史文化村落作用,鼓励多元文化融合

在乡村振兴中导入文化元素,首先要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村落的作用。目前,我市现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6个,应将这些乡村纳入历史文化村落范畴,加以保护利用;其次,需要更加多元的文化融合,包括党建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时尚文化等和谐共处。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对几种文化的融合做得不够,出现了不和谐的情况,破坏整体美感,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体现各自内涵。

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党组书记周新波:

开发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为农民增收服务

在乡村振兴示范点中精致地导入文化元素,不能搞“面子工程”,应多开发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为农民增收服务。任何在乡村中打造的项目都应考虑以“文化+”的形式,助力解决可持续经营问题。比如在乡村中打造“艺术酒店”,通过文化元素的注入,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同时,乡村振兴的“文化+”项目结构问题也是这一议题中值得深入探讨的。政府部门需制定出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让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子。

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柳升高: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民资参与乡村振兴发展

目前个别乡村出现了同质化、符号化、表象化的现象,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建立更长效的机制。社会力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温州民资力量充足,但目前各级政府支持力度还相对薄弱,有的地方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尚未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的规划、推广和整合,让市场来激活、引领、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比如苍南矾山克服自然条件不佳的缺陷,依托市场将旅游开发做得有声有色;相关部门还要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省政协委员、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

导入文化元素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要因地制宜地导入文化元素。每个乡村都有本土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比如文成的刘伯温、永嘉的谢灵运等人文资源要做好挖掘,并将相应的历史文化植入当地乡村的文化建设中,打造各自的文化产品,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美丽乡村;要因人而异地导入文化元素。我在日常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发现,由于居民年龄结构特点和文化差异,各个乡村的需求也各异。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就要根据各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导入文化活动和文化元素。

市政协委员、市越剧演艺中心主任黄燕舞:

振兴乡村文化关键是振兴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振兴。充分发展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表现形式等,如瓯绣、瓯塑、瓯窑等传统手工艺;要打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标志,如将永嘉的古戏台、古村落等融入乡村文化中。

乡村文化振兴更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通过传统文化继承人培育,提升农村文化氛围,如在农村举办瓯剧、瓯绣等兴趣班、学习班,让更多年轻人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活跃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要实施传统村落的文化数字化传播。打造数字乡村,运用图像技术,将村落文化关联集聚在一起;要深入诠释文化的内在关联,对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要使用审美、文化意蕴等手段,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图文并茂的诠释;要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的数字媒体传播优势,如社交网络、微博、微信、抖音等,使传统村落文化以更人性化、更具亲和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市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市美协主席张成毕:

乡村文化建设切忌“千村一面”

“文化”的概念很大,那么该如何做好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上,不要“千村一面”,要讲个性。目前,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邀请了专家对一些农村项目进行视觉艺术规划,但这是整齐划一的规划,对村庄来说是不合适的,需要改进。比如不少村庄都采取墙绘的方式,但一些乡村的墙绘有些粗制滥造,反而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美感。

乡村文化建设要讲究民族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全人类的。眼下个别乡村盲目照搬欧式建筑风格,并不可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加以监管;乡土味是最时尚的。要在乡村中形成“将乡土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农村乡地气息加入到农村项目”这样的观点;对乡村改造,不仅要合理、合规,还要符合美的感受,这样的乡村才会给后人留下美好。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朱斌 郑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