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研究:难民遣返难 德国应检讨自身

【欧洲时报5月27日白劼编译】申请难民资格遭拒后被遣返回国,这样的事例在德国鲜有发生。而近日一份研究提出了如何可以遣返更多的非法难民的建议,该建议认为,当下的新冠危机是“优化遣返政策”的正确时机。

非法难民为何难遣返?官方办事效率低、数据分析不及时

德国《世界报》网报道,德国外事政策协会(DGAP)在一份新公布的研究报告中阐述了导致非法难民遣返率低的原因: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低、遣返中经常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进行相关数据调研,以及德国同难民来源国的合作机制存在问题。

报告指出,当涉及到调查难民申请者身份时,需要德国相关部门的支持。因为超过一半的申请者进入德国时没有证明身份的文件。此外难民来源国的接受意愿也至关重要。尽管每个国家都有义务接回本国公民,但很多非洲和亚洲国家实际上都无法较好地履行这一义务。

article_img

资料图:2016年3月7日,柏林市中心一处难民安置点的居住者在与管理人员交涉。 (图片来源:中新社)

遣返难民需恩威并施

上述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的专家、官员,都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然而研究作者在与他们沟通后发现,遣返合作中存在结构化不足的问题。

首先,德国必须进行严谨、系统的分析,即“同哪些国家展开遣返合作”。在选取合作国家时应基于需遣返的人数,尤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恢复情况、难民回国后的融入情况”。

当合作国家清单列出时,应给与合理的刺激措施,推动合作落实。研究称,由于难民来源国本身缺乏接受本国难民的意愿,因此德国应当为建立合作机制有所“表示”,例如对失业青年经济或财政援助、简化签证发放过程或者增加合法移民接受份额。

研究作者同样提出了对难民来源国进行制裁的观点。研究认为,除了向接收国给与一定优惠政策时,也应实施某些制裁,例如减少签证发放和削减经济援助。

研究作者表示,当德国欲同接收国建立长期互信的双边关系时,正向刺激当然优于制裁或恐吓。但德国也必须要为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制定“红线”,因为一些难民来源国会使用一些小伎俩拖延遣返进程,这是无法接受的。

此外研究也指出,由于遣返本国难民会令难民来源国感到蒙羞,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在遣返合作上并不积极主动。而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在难民遣返问题上合作,付出的政治代价又过于高昂。

研究呼吁德国检讨自身 不要总指责他国

难民来源国的不配合,只是遣返时遇到诸多问题之一。研究对还德国政界呼吁,“不要总是指责他国。”“难民来源国耗费了大量行政精力为其公民开具身份文件,但由于德国方面的官僚作风,导致难民获取文件前,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等候时间”

研究作者表示,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遣返进程停滞不前。所以现在是修正遣返政策的良好时机。“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分析遣返机制失败的原因,并且要对参与遣返的执行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

(编辑: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