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画家图卢兹-罗特列克的蒙马特之魂

【欧洲时报记者安东图文报道】巴黎大皇宫于2019年10月9日至2020年1月27日为后印象派画家图卢兹-罗特列克举办大型艺术回顾展。图卢兹-罗特列克也是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的先驱,以其巴黎夜生活的绘画而闻名,被誉为“蒙马特之魂”。上一次法国为这位艺术家专门举办的展览要回溯到1992年。而此次在巴黎的大规模展览得到了阿尔比博物馆的大力支持,而且大皇宫还从世界各地汇集了近200件作品。

像凡高一样,这位画家于36岁英年早逝,身后留下了大量的画作。他出身于贵族,却鄙视贵族的价值观。他也无视艺术品市场。他在昔日的红磨坊和蒙马特的夜生活中极度地消遣着,并从中找到了创作灵感。

article_img

巴黎大皇宫门口的罗克列特画展海报。(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安东 摄)

身世与身体

1864年, 罗特列克出生在法国中部塔恩省的阿尔比。他的全名可以翻译成亨利-马利·雷蒙·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蒙法(Henri-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图卢兹-罗特列克家族是图卢兹地区的显赫家族,但是其家业到了他的祖父时便开始衰败。 他的父亲阿方斯·德·图卢兹-罗特列克伯爵 (Alphonse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是一名军官,仅继承了一百公顷左右的土地、家族的住宅和头衔。在19世纪,一些贵族为了避免世袭制的分割和家族财富的减少,通常是在表亲之间联姻。他的父亲便是如此。他与一位表亲,席雷朗家族的阿代勒 (Adele Taipie de Celeyran ) 结了婚。他从娘家那里继承了两座城堡和大片葡萄园。席雷朗家族与图卢兹·罗特列克家族近亲通婚,这使得罗特列克患有基因方面的疾病,也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

article_img

巴黎大皇宫悬挂的展览海报。

1868年,罗特列克不满周岁的弟弟夭折。幼小的罗特列克成为全家人的希望,是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他的父母亲是由于家庭包办而结婚,因此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关系淡漠。阿方斯伯爵1863年便从军中退役,但他经常出游打猎,早出晚归,或跑到巴黎去消遣。母亲阿代勒伯爵夫人一个人管理家务,并且照顾幼小的罗特列克。她尽一切可能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罗特列克到巴黎从事绘画生涯,也是全靠母亲的财力支持。

1878年,罗特列克14岁。有一天,他从客厅的椅子上摔下来,摔下后又被绊倒,造成左腿骨折。第二年,他在尼斯疗养地跟母亲一起散步时,跌入到一个坑洞里。这个坑有一公尺多深,这造成他右腿骨折。罗特列克本已患有遗传性疾病,而这两次意外事故又造成骨折,使得他的腿骨停止了发育。他的身高仅有150公分,成为侏儒。因为腿和脚停止发育,而上半身继续成长,这使他下半身承受过多的体重,在走路时都会显得很困难,更谈不上进行骑马等运动。

对于喜爱骑马打猎的罗特列克伯爵来说,指望身体残疾的儿子来继承父、祖的事业是不大可能了,他又多了一个弃家不归的理由。这也使得罗特列克伯爵夫人独自一人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儿子。少年的罗特列克,由于自己行动不便,便把时间用在绘画上。他所喜欢的绘画题材,则是那些狂奔的骏马,或者驾马奔跑的骑士。这也为他日后的绘画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绘画生涯开始

1881年,中学毕业的罗特列克决定开始他的绘画生涯。他的想法得到了舅舅以及父亲的一位画家朋友勒内·布兰斯多(Rene Princeteau) 的支持。伯爵夫人最终也接受了儿子的决定,让他来到巴黎,在位于圣奥诺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 Honoré) 233号的勒内·布兰斯多的画室学习绘画。 布兰斯多专画动物,罗特列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熟练地掌握了技巧,画出奔腾的骏马。

article_img

大皇宫展厅内,人们正在欣赏罗特列克的画作。

布兰斯多对他十分赞赏,并介绍他到著名的学院派画家莱昂·博纳(Léon Bonnat)画室继续学习。在此期间,他在构图和层次感方面学到了的新的技巧。暑假过后,博纳关闭了画室到别处任教,罗特列克前往另一位学院派画家费尔南·科尔蒙(Fernand Cormon) 的画室继续深造。

柯尔蒙是擅长历史题材的学院派画家,他提倡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罗特列克在这里一直学习到1886年。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文森特·梵高 ( Vincent van Gogh) 、埃米尔·贝尔纳 (Emile Bernard)、路易·安克坦 ( Louis Anquetin) 和阿道夫·阿尔伯特 ( Adolphe Albert ) 等日后成为印象派的著名画家。与这些才华横溢的新锐画家们交往,以及在艺术上进行探索并交流,使得罗特列克在绘画技巧上大有长进。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相继结识了印象派其他著名的画家,例如爱德华·马奈 (Edouard Manet)、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等人。1885年,他与德加第一次见面后,便对他非常崇拜。他后来受到德加的影响,将绘画题材从传统的历史故事转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他也将视野瞄向了现实世界。

蒙马特之魂

在罗特列克伯爵夫人于1883年从巴黎搬到马尔罗梅(Malrome)别墅居住之后,罗特列克因为不愿孤独一个,就搬到好朋友,同时又是同学的艾柏特·葛尔尼叶 (Albert Grenier)家中居住。葛尔尼叶的家位于巴黎北部的新兴街区蒙马特,在那里有着音乐咖啡厅、歌舞厅、妓院等各种声色场所。罗特列克开始出入于这些咖啡厅和酒巴,结识了酒巴老板阿里斯蒂德·布留安(Aristide Bruant)。布留安也是一位歌手,他向罗特列克引见了几名当地的妓女。身体有残的罗特列克曾遭到不少女子的嘲笑与拒绝,但他从这些妓女那里得到了温柔与慰藉。从此,他便成了蒙马特地区妓院的常客。

罗特列克于1886年离开了柯尔蒙的画室,也从葛尔尼叶的家中搬出,在蒙马特创建了自己的画室,并一直持续了两年。在这期间,他结识了18岁的模特儿玛莉-克雷曼汀·瓦拉东(Marie-Clementine Valadon),而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画家, 以苏珊娜·瓦拉东(Suzanne Valadon)为艺名。年轻的瓦拉东漂亮而又放荡, 在蒙马特的画室和舞厅小有名气。但是罗特列克与瓦拉东的恋情饶有挫折,他于1889年忍痛与她决裂。失恋后的罗特列克又遇到了卡门·戈婷(Carmen Gaudin) 并与她来往密切。也许,就是从她那里,罗特列克感染了梅毒。他再度感到受挫,而更加放荡并沉溺于蒙马特声色迷离的夜生活之中。

article_img

一位女士驻足在罗特列克的画作前。

罗特列克在这个时期的个人生活很不如意,但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却崭露头角。1888年,他开始将“Treclau”的艺名改用“Lautrec”的真名签名,从而参了在加布鲁塞尔举办的二十人展(Les Vingt),1889年又参加了第五届独立沙龙展(Salon des Refuses)。在此之后,他分别参加了第六、七和第八届独立沙龙展,且获得好评。他也由此被视为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罗特列克的创作灵感,可说是来自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巴黎蒙马特地区的夜生活。1889年,法国在巴黎筹办世界博览会,以此庆祝法国大革命百周年。 一个新型的夜总会 - 红磨坊也借此机会而开张了。 而出没于当地夜生活的罗特列克当然也成了此地的常客。红磨坊很重视他的贵族身分以及画家的身分,这使得罗特列克很容易地与夜总会的管理阶层以及歌舞红星结为朋友。

1891年,红磨坊的竞争对手,另一家新型高级夜总会 - 巴黎赌场游乐厅(Casino De Paris)开张。 红磨坊挖来了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夏乌考(Cha-u-kao)、依薇特·吉贝儿(Yvette Cuilbert) 等当时在巴黎名气大振的歌舞明星, 同时还邀请罗特列克为红磨坊绘制彩色海报。

他在海报中使用了流畅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并且配上了醒目的文字,以突出绘画中的人物造型,这完全打破了当时海报的绘制方式,并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此期间,罗特列克在他的绘画中也生动地描绘了红磨坊的歌舞艺人,以及光顾夜总会的形形色色的客人。他捕捉住人们片刻的姿态、动作、神态、和表情,将他们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在画面上呈现。

article_img

罗特烈尔正在作画的照片拼接,摄于图卢兹。

罗特列克的绘画题材自1892年起又出现了娼妓的形象。他最初只是描绘了几个妓女朋友。第二年,他出入于磨坊街(Moulin)的娼楼,以观察者的视角,用绘画的方式纪录下妓女们的真实生活场景:她们在乔装打扮、她们在闹情绪、她们在接受性器官检查等等。罗特列克具有贵族的身分,他公然出入娼楼,并且以妓女为题材来创作的作法,被一些人认为是背道而驰,在上流社会受到议论和谴责,同时也受到媒体的关注。但媒体并没有重视他的绘画,而是报道他的举止言谈。但罗特列克从不在意媒体对他夸张的报道。这几年也是罗特列克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完成了五十多幅重要的画作。

从顶峰到低谷

1893年,罗特列克在画商朋友莫里斯·乔怀安(Maurice Joyant) 的协助下举办了个展。他把妓女题材的作品摆放在画廊的二楼,以避免太直接了当地惹人眼目而引发没有必要的争议。 出乎他的意料,媒体对这个展览给予了不错的评价。罗特列克的作品也得到了埃德加·德加的充分肯定。第二年,罗特列克举办了一个石版画个展,但是这次展览未能取得预计的效果。这一年,《白色评论》(La Revue blanche)杂志在巴黎发行, 罗特列克得以结识了为杂志撰稿的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 )、保罗·瓦莱里(Paul Valery)以及画家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等人, 他还结识了杂志的两位主编保罗·勒克莱克(Paul Leclercq)、塔迪·纳塔松(Thadee Natanson),并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article_img

罗克列特1895年的创作《红磨坊的舞会》。

1895年,罗特列克前往伦敦作画。他借此机会拜访了英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等人,并结识了莫里斯·梅特林(Maurice Maeterlinck) 等作家和诗人。第二年,他游览了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还走访了法国中部地区的几处城堡。也是在这一年,罗特列克出版了妓女题材的石版画画册。他还接受了《白色评论》邀请,以塔迪·纳塔松的夫人蜜希亚·纳塔松(Misia Natanson)的形象, 为该杂志绘制了一幅海报。

自1897年起,罗特列克因为经常通宵作画而患上了失眠症。为了能够入睡,他经常大量饮酒,从而又染上了酒瘾。这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失眠而酗酒,而又因为醉酒而睡不着。这难免使他本来已经微弱的身体而变得更加恶化。在此期间,他虽然在伦敦举办了第三次个人画展,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而且,他的酗酒倾向也更加严重。回到法国以后,他常有精神失常以及产生幻觉的情况。后来,他的母亲于1899年把酒精中毒的罗特列克强行送到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和修养。

如此结局

在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初,罗特列克拒绝接受治疗。后来他担心自己会一直被关在神病院里,于是开始在医院里作画,希望以绘画向他的母亲和医院方面证明自己的精神正常。罗特列克凭着记忆,以他的老师布兰斯多带他观赏马戏团的回忆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石版画,包括杂技、驯兽和小丑表演等等。在住院的75天中,他一共创作了50多幅作品,从当中挑选了30幅制成石版画。就是这30幅画使他最终离开了精神病院。

出院之后,罗特列克在一位远亲威奥(Viaud)的陪同下到诺曼底旅行。后来又返回他母亲在马尔罗梅的别墅进行疗养,直到秋天的时候再次来到巴黎。一天,他与朋友们在街上闲逛时,遇上一位18岁的女裁缝露薏丝·布鲁埃(Louise Blouet)。 罗特列克对她一见钟情,并以她为模特儿, 创作了一幅油画和两张素描。

article_img

罗克列特的画作《洗衣女》,创作于1884-1888年。

1900年,巴黎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罗特列克被邀请担任绘画的评审,但他却回绝了。他坐着轮椅前去参观了博览会,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不久,他又染上酗酒的习惯,这使他的健康状况再度恶化。5月,他与威奥再次去诺曼底旅游。在此期间,他以威奥的形象创作了《威奥提督》(Admiral Viaud)。一个月后,他们从诺曼底抵达波尔多,他在那里迷上了歌剧《梅萨莉娜》(Messalina),并且以这部歌剧为题材创作了6幅相关的画作。年底,罗特列克返回马尔罗梅,他的脚部充血并且下半身麻痹,病情十分严重。

1901年4月,罗特列克最后一次来到巴黎。他拜访了在巴黎的老朋友。大家都预感到他这次会是诀别之旅,因此带领他重游故地。他也整理了自己的画室,并且完成了《威奥提督》以及最后的一幅作品《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口试》(Un Examen à la faculté de médicine)。罗特列克在7月份返回图卢兹。他回来后突然半身不遂。

8月20日,罗特列克伯爵夫人带他返回马尔罗梅的别墅。此时的罗特列克被疾病所折磨,无法进行绘画创作。9月9日凌晨,罗特列克逝世。那年他36岁。

罗特列克的生前好友、他的画商和监护者莫里斯·乔怀安于1912年整理出版了《罗特列克传》。

罗特列克的大多数作品由他的父母保管。1922年,这些作品被捐赠给阿尔比美术馆(Mairie Albi),该博物馆因此专门成立了图卢兹-罗特列克美术馆(Le Musee Toulouse Lautrec)。

图卢兹-罗特列克美术馆乃为当今收藏罗特列克作品最多的场馆。

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

罗特列克早期的绘画创作深受印象派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通过对色调的发挥而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他受到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启发 ,将绘画题材从学院派转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自1888年起,罗特列克从蒙马特的夜生活中获取了创作灵感,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转变。罗特列克以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刻画出夜总会中歌舞艺人欢快舞动的节奏感,以及观众的姿态,并且对人物的身体以扭曲和夸张的方式来表现。在涂料和色彩的使用方面带有直接、明快、透明的感觉。

就像印象派画家莫奈那样,罗特列克对日本浮世绘的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1883年起开始收藏浮世绘的画作,并将这类绘画的一些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例如,通过流畅的线条描绘人物的轮廓、体态和服饰,将透视法中的水平线提升到构图的上半部分,并将消失点推移到画框以外,使观众感觉到画中的空间距离在斜线式的上升。在构图方面,他将夸张或变形的主要人物的体态描绘于画面的前面,而在后面通过黯淡人影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人物角色。他在绘画中,渲染出了夜总会中带有戏剧性的氛围。除了夸张人物的体态,罗特列克对人物的面部表情也给予了夸大乃至丑化的描写。在他的画中,夜总会的照明灯光经常是由下往上照射,强调了灯光下人物的鼻孔和嘴唇, 让人感到人物形象发生了强烈的变化。

article_img

罗克列特于1892年创作的《跳舞的珍妮特》,收藏于奥赛博物馆。

1898年后,罗特列克已经不在蒙马特生活,由于酗酒和疾病缠身,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陪伴他旅游的友人,以及他在歌剧院中所看到那些场景。他以浓厚和稳重的颜色来刻画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可以说,这是他去世的两年前,在作品中确立的创作风格。罗特列克在石版画或海报创作方面,也融入了浮世绘的技巧,以线条塑造空间,在构图方面以不对称的比例刻画主题。在海报上,他使用非常强烈的色彩,同时搭配醒目的彩色字体,烘托人物的形象。他的海报作品当时为夜总会或歌舞明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效应。

罗特列克的影响

罗特列克吸取了浮世绘的技巧,使他的绘画风格,为新艺术运动以及后印象派运动中产生了影响。他与文森特·梵高是同一时期的画家并且彼此相识,他们在创作中对于色彩与线条的运用方面具有共同之初。 罗特列克的绘画创作也影响了巴伯罗·毕加索,特别是影响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人物画的风格。罗特列克在后印象画派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罗特列克生前创作的海报与版画作品为当时的艺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他使那些太过于商业画的宣传海报更加富有艺术性。他的海报使得当时的那些夜生活场所更加形象化,色彩化和人性化。至今,人们对于他画笔下所描绘的红磨坊的欢乐场景仍然记忆犹新。百年过后,红磨坊仍然是巴黎重要的景点之一,仍然为人们带来新的艺术创作灵感,出现了一大批以红磨坊为背景或为题材的影视或绘画作品。这无疑要归功于罗特列克昔日的海报和绘画作品。

article_img

1891年的红磨坊海报。

1952年,以《红磨坊》为片名的美国和英国合拍的电影上映。该片是由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执导。影片以红磨坊为背景,讲述了画家罗特列克的故事。这部影片于1953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艺术设计和最佳服装设计两个奖项。

1998年,以《罗特列克》为片名的法国电影上映。法国导演罗杰·普兰琼(Roger Planchon)再度将罗特列克的故事搬上银幕。这部影片于1999年获得两项凯萨奖。

除了这两部影片以外,罗特列克的角色也出现在其它的电影里,特别是以红磨坊为题材的电影中。罗特列克与昔日的红磨坊和蒙马特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这些正是1900年时期巴黎的象征。如今,人们来到巴黎18区的蒙马特街区,可以循着他昔日的足迹,寻找到他笔下的那些场景。

罗特列克去世后知名度大增,画作千金难觅。蒙马特使这颗画坛巨擘在陨落后再次升华。

(编辑:秋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