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湖南部分乡村文化遗存保护堪忧

乡村文化遗存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和生活变迁,保护和有效利用文化遗存是振兴乡村、增强精神认同的重要举措。《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湖南部分乡村调研了解到,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乡村空心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传统文化遗存未得到有效保护。专家建议,应从体制机制、规划协调、探索提高文保水平等方面,加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乡村文化遗存保护堪忧精神文化遭断层危险

《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湖南邵阳、永州、湘西部分乡村发现,由于缺乏重视和有效保护,当地部分传统文化遗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不乏省、市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存的保护困境,使得乡村精神文化遭断层危险,不利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位于邵阳市隆回县罗洪镇官树下村的邹汉勋故居,2006年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故居先后走出延续七代、影响中国地理学长达两个世纪的“舆地世家”。如今的邹汉勋故居,几栋老房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些房梁摇摇欲坠,院子里有农户散养的鸡、鸭等家禽。当地70多岁的邹氏家族研究爱好者晏望贤正在研究挖掘邹家历史,他表示,修复好故居不仅是保护文物,更能让邹家治学精神得到传承。

平民教育家周方故居位于邵阳市新邵县迎光村,记者前往采访时,故居的几间老房子已经坍塌,成为一片废墟。周家后人将周方生前照片和名人纪念周方题词收集整理,悬挂墙上,供人参观。周家后人希望能重建周方故居,将周方平民教育家精神弘扬,供世人知晓。

位于邵阳市新邵县巨口铺镇文仙观村的文仙观三官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三座殿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附近村民将木柴、炊具等放置在殿内,碑刻、塑像等文物随意放置在殿前或柴堆中,基本得不到保护。距殿旁两三米处,村民正在修建楼房,而楼房脚下的文物标志碑上印着“保护范围:四向各至墙基外100米处”。当地村民李应田告诉记者,石鼓、碑刻等文物已逐渐被偷走,近年来虽有小修小补,但眼见房子越来越残破。

位于罗洪镇下罗洪村的邹门欧阳氏坊,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牌坊上面的字迹和雕刻,清晰可见。然而周边居民“不识文物”,曾一度在文物旁养猪,记者走访时,文物说明牌被当地村民推倒了。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连洞村,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谢家祠堂红军标语”,依靠谢家祠堂外观保存良好的优势,曾写在外墙上的标语如今已原样重涂,但祠堂周边为马路和农田,保护形势堪忧。

记者走访中发现,乡村部分传统村落同样因保护不力而损毁严重。有专家学者表示,目前一些地方的建筑风格等模仿严重,有些陷入不像传统也不像现代、丢掉地方特色又没有模仿成功的尴尬困境,使得乡村已不再是记忆中的家乡。

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多重因素制约乡村文化遗存保护利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分年轻人返乡建设家乡,乡村传统文化遗存开始逐步得到关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和保护研究,但仍面临诸多困难。

管理权责不明,缺乏有效合理的保护机制。乡村文化遗存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对其保护利用需要民政、文物、住建、文旅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当地干部常常因为多套设计方案而苦恼,“好像都在管,又不知谁在管;要么多头管,要么就是没人管。”

位置偏远、交通落后,可利用条件差。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多数文化遗存与传统村落散落于山村之中,位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在破败的邹汉勋故居,隆回县罗洪镇党委书记覃志华告诉记者,当地曾研究把故居保护开发,建设展馆,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但终因当地位置偏远、交通落后而搁置放弃。

人气流失乡村“空心”,人离村衰,文物存而不活。湖南部分农村地区,以木质结构民宅居多,房屋需要使用养护才能长久保存,偏远地区人口流失较多,“空心化”严重,修缮后的房屋没人使用,容易再次损毁。此外,湖南气候湿润、常年雨水较多,通常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年年都要修”。

四是保护重视意识不强,“重经济、轻文化”的乡村发展思路使得文化遗存遭受冷落,甚而遭到毁坏而消失。湖南省社科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陈文胜表示,目前的乡村发展中更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保护,有些地方只在乎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对文化遗存和文物过度开发甚至毁灭性的破坏。

多措并举让文化遗存活起来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受访对象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文化遗存保护需要引起社会重视,要多部门协调统筹推进,合理开发,让村民积极参与,让乡村文化遗存“活起来”、“活下去”,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一是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增强群众对文化遗存保护的意识。陈文胜认为,当地政府要摸清文化遗存家底,区别移风易俗和封建迷信,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避免“一刀切”,要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文物保护。湖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建议,乡村文物可探索“对口帮扶领养”,比如舆地学家邹汉勋故居由相关地图出版社对口领养等,旅游、宗教、高校等都可以参与其中。

二是要提高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有干部建议,探索加强文物事业单位建设,建立相应的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提高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水平,使文保力量不断满足文保需求。

三是要强规划,有计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受访专家表示,文化遗存保护工作要有中长期规划,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能半途而废。湖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钱是有限的,要用于“救命的(抢救性)”、出效益的、优质项目上,需要有计划地实施保护工作,不能打糊涂战。

四是要增强村民参与,提倡大保护、大利用,让文化遗存“活起来”、“活下去”。湖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文化遗存所承载的传统和精神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必须要让其“活起来”,实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陈文胜表示,乡村文化遗存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振兴乡村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才能不忘本,乡村文化才能不遗失,不断层。(记者 万志云 柳王敏)

责编:季冉冉

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