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厦门会晤】厦门南乐团推动南音普及与发展:千年古乐传佳音 丝竹音韵展新颜

article_img

南音雕塑 摄影:李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严 郑治):南音又称为“南乐”、“南曲”、“弦管”等,起源于唐,形成在宋,是我国的“四大古乐”之一。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我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厦门市南乐团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南音普及与发展,使这一古老的中华音乐瑰宝焕发出勃勃生机。

南音蕴藏于唐,形成于宋元,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是我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既保留了唐宋古典曲牌,又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喜爱南音,了解南音,厦门市南乐团对这一千年古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现代音乐及舞台元素融入其中,使其更具时代感。厦门市南乐团副团长林殷琼说:“包括南音的一些表演形式也有创新,比如像一些合声、配器等,还加入了一些轻唱剧,形式比较多样、丰满,音乐也比较好听;包括在舞美方面我们也加入一些声光电,这样一来就会让年轻的观众更喜欢南音的表演形式。”

article_img

厦门市南乐团青年演员表演南音选段 摄影:李严

千年古乐要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后继有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南乐团就着力后继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南乐团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培养了多批南音人才。林殷琼副团长介绍说,目前乐团里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人才体系,使南音艺术可以有序传承下去。林殷琼说:“早些年我们在人才方面,只有老、中两部分。那近年来,我们又培养了一批年轻人。在人才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跟厦门艺术学校合办南音班,我们有十几个技艺过硬、爱岗敬业的演奏、演唱员做为我们的后继人才来培养,慢慢地我们就形成了老、中、轻三部分架构比较完整的人才体系。”

如今,一批90后、95后的年轻人在南音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厦门市南乐团的新生力量。欧颜云靖就是其中之一,这位20出头的南音洞萧演奏员,从小受到父辈们的熏陶,耳濡目染南音雅韵,在他看来南音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理应传承下去,并且要发扬光大。欧颜云靖说:“在接触了之后,我感觉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这是传统里面的精华,我觉得我有必须给它传承(下去),努力地给它发扬光大。”

article_img

厦门市南乐团青年洞萧演奏员欧颜云靖展示洞萧技法 摄影:李严

除了培养南音传人,厦门市南乐团还十分注重南音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南乐团团长杨雪莉说,南乐团通过举办夏令营,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瑰宝深入人心。杨雪莉说:“南音的推广工作,我们一般做的都是免费的公益性的演出;还有就是南音的培训,我们会和学校举办夏令营的合作,把孩子们请进来,一方面是听南音,一方面是教授他们一些南音的演唱和演奏的技法。我们还会到各个社区和高校,中小学校去,把南音的演出送过去。”

在南乐团的积极推动下,南音在厦门的发展趋头越来越好,当地传习南音的民间社团也越来越多,南乐团团长杨雪莉希望,未来可以和厦门的旅游业相结合,向更多的游客展现南音的魅力,使南音的优美旋律传播得更远、更广。杨雪莉说:“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大众可以了解南音,如果今后可以结合旅游演出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但是这也需要政府给予我们一个平台,或者给予一些扶植的政策。”

article_img

厦门市南乐团新生代演奏员 摄影:李严

article_img

厦门市南乐团出版的南音书籍 摄影:李严

article_img

南音独特的工尺谱 摄影:李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