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20万尾大黄鱼苗种正式“入住”鹿西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

12月20日上午,洞头区鹿西乡举行了大黄鱼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投苗试养仪式,共向鹿西乡妩人岙160亩海域的无网声波海洋牧场投入大黄鱼苗种20万尾。

article_img

吴琼瑜 摄

鹿西乡作为洞头“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的主阵地,历来以渔业捕捞为主要产业,其大黄鱼养殖面积1400亩,年产值超亿元,主要采用栅栏式养殖及离岸深远海网箱养殖,产出的生态大黄鱼已成为市场的品质标杆。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海水养殖装备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破解养殖网箱抗台风能力差、大黄鱼养殖密度高、伤损机率大等问题,鹿西乡黄鱼岛渔业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协同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科研团队,以“生物学+声学技术应用”为思路,首创智能无网养殖声波控制技术应用项目,打造全国首个“大黄鱼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历经5年研发“打磨”,最终在鹿西乡妩人岙海域的无网声波海洋牧场正式投用。

article_img

黄鱼岛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智能无网养殖声波控制技术应用项目是通过构建声波围栏将大黄鱼控制在特定海域养殖,改传统网箱为智能浮筒,取代传统养殖中的物理围网。如试养成功,意味着大黄鱼的养殖空间不在被围网局限,并将推动海水养殖真正从近海走向深远海,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高科技现代化迈进,以渔业数字化带动乡村共富发展。

有关负责人表示,之前养殖的大黄鱼需要用到围网,由于渔网相对粗糙,会导致许多养殖大黄鱼的鱼鳞会与网相摩擦,这对于大黄鱼的食用口感来说十分不利。但无网技术实现后,即便养殖时间会有增长,但大黄鱼能自由游动,不再被网束缚,其食用口感会更好。且大黄鱼不再需要投食配合饵料,能模拟天然海洋生存环境。

截至目前,智能无网养殖声波控制技术应用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获批4项。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