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2017年龚古尔奖揭晓 借古讽今的纳粹崛起史

【欧洲时报海喵编译】11月6日,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龚古尔文学奖被授予作家埃里克·维亚合(Eric Vuillard)的《日程》(L'ordre du jour)。

维亚合于1968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既是作家,也是一名电影导演。

article_img

6日,维亚合凭借《日程》被授予2017年龚古尔文学奖。(图片来源:法新社)

龚古尔奖组委会给《日程》的颁奖词是:“用一个个眼花缭乱的事件,描绘了纳粹德国的崛起。” 获奖的维亚合表示,自己“极其高兴”。

事实上,《日程》对希特勒掌权、德奥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统一,组成“大德意志”)以及德国实业家对纳粹战争行为坚定的支持,进行了扣人心弦的叙述。

据法新社报道,维亚合以独特方式躲入历史幕后,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解读阅读历史事件的视角,使其思忖纳粹德国崛起的根源。

作者选择通过细节来讲述历史:“真相散落在尘土中”。借助这本只有160页的小书,一丝不苟的作者巧妙融入了这场二十世纪欧洲的大灾难。他证明,历史永远是看待现时现刻的一种方式。

至今,维亚合的不少作品皆已斩获奖项,比如讲述印加帝国灭亡史的《征服者》(Conquistadors)获得2010年发现奖(Prix de l'inaperçu); 2012年出版的殖民战争小说《刚果》(Congo)获得2013年瓦莱里·拉尔博奖(Prix Valery-Larbaud);《地球的悲伤》(Tristesse de la terre)则获得约瑟夫·凯赛尔奖(Prix Joseph Kessel)。

维亚尔德执导过的两部电影分别是《行走的人》(L’homme qui marche)和《马铁奥·法尔哥尼》(Mateo Falcone),后者根据梅里美同名作品改编。

另一方面,于同一天颁发的勒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被授予作家奥利维耶·盖茨(Olivier Guez)的作品《约瑟夫·门格勒的失踪》(La disparition de Josef Mengele)。

该作品则讲述的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医生、“死亡医生”门格勒的人生最后几年:门格勒是筛选当时运抵集中营的囚犯的医生之一,负责决定囚犯将被送到毒气室还是成为强制劳工。他还对集中营囚犯进行残酷的人体实验。战后,门格勒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国家居住,最后意外溺死在巴西。盖茨为此书投入了三年的心血,还前往巴西,并找到了门格勒葬身的农场。

(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