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我们对“世界末日”的痴迷史

【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不出所料,今年奥斯卡的大赢家是原子弹之父传记片《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对末日的痴迷。无论是火灾、洪水还是瘟疫,人类总是幻想着自己的灭亡。

最近,末日题材游戏改编剧集《辐射》正在热播。剧中,地球因为核爆炸而变为废土,到处都是辐射,生物开始异变。这是典型的末日想象,也是许多文艺作品青睐的题材。

英国记者、作家多里安·林斯基在新书《一切终将毁灭》中探讨了我们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阅读、聆听或观看过的“人类终局”,无论是核浩劫带来的死亡和毁灭,还是地球与流星或彗星的碰撞,毁灭性的流行病,机器人或计算机对地球的接管……在科幻小说、电影甚至音乐中,这种对末日的幻想贯穿了我们两个世纪的文化。

英国《文学评论》杂志指出,最近的例子包括2021年的末日讽刺科幻电影《不要抬头》、2023年的惊悚电影《断网假期》等,还有各种僵尸片。“21世纪初,从美国、英国到韩国、印度、阿根廷和日本,僵尸电影在全球大行其道。末世隐喻像尸体一样堆积如山。”林斯基写道。

末日相关的书籍也堆积如山,尤其是在青少年阅读领域。青少年似乎对末日论爱不释手。林斯基引用了一些令人瞠目的统计数据:2021年,一项针对全球16至25岁人群的调查发现,56%的受调查者赞同“人类注定要灭亡”的说法。

《卫报》书评分析称,人类之所以一直对末日着迷,可能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解释。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我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在地球上生存的这段时间是“特别的”。也许,对世界末日的猜测是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是创造一种宏大叙事,是将原本随机的两个互不关联的情节统一起来的一种方式。毕竟,将我们置于一个最宏大故事的结尾,就相当于将自己置于这个故事的中心:“我们死后,将会洪水滔天。”(一般认为这句话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所说。)

“我猜想,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星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毁灭它。”出生于上海的英国科幻小说家J·G·巴拉德曾在1977年这样写道。

article_img

左图为《一切终将毁灭》,右图为本书作者多里安·林斯基。(图片来源:麦克米伦出版社)

两千年来,基督徒一直等待着末日的到来。几个世纪以来,宗教垄断着这一话题的解释权:世界末日将通过神的干预而不是人类或大自然的行为来实现。对基督徒来说,这成了核心教条。圣经《启示录》中有20多个情节曲折离奇、血肉横飞的章节,讲述了终局来临时会发生的事情,以及需要注意的人和迹象——敌基督、巴比伦大淫妇、天启四骑士、七封印、数字666、末日战场哈米吉多顿。萧伯纳说,《启示录》就像“一个瘾君子幻觉的奇特记录”。然而即使在今天,这些意象的影响依然深远。

过去二百年里,作家和艺术家们创造出了新的非基督教末世论。1816年,拜伦在诗歌《黑暗》中摒弃上帝,转而描绘宇宙,人们从此开始创作世俗的虚构作品,主要包括三种终结方式——地球毁灭、人类灭绝或文明崩溃。电影、广播、漫画、流行歌曲、戏剧、小说、绘画、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这激发了大量灵感和娱乐产品。我们乐于沉浸在最可怕的噩梦中。

现实世界的事件和科学发现激发了不同的末日叙事浪潮。例如,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和拜伦的《黑暗》,灵感源自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后的气候变化。英格兰画家约翰·马丁对广阔废墟景观的狂热,浪漫主义画派对描绘废墟的热爱,则与1738年赫库兰尼姆古城和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掘、1796年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提出的“物种灭绝论”有关。

一些科幻作家甚至能“预言未来”。1941年5月,在奥本海默主导的“曼哈顿计划”开始前几个月,美国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因就在《惊世科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用“铀235”制造秘密武器的小说。参与“曼哈顿计划”的许多科学家是该杂志的忠实读者。1944年3月,在《惊世科幻》杂志的另一篇故事中,一个人物问道:“你听说过铀235吗?”另一个人回答:“谁没听说过呢?”(铀235是铀的三种天然同位素之一,能够引发连锁核裂变反应,可用作核电及核弹。)

反过来,文艺作品也会影响现实世界。我们目前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就与《终结者》中的“天网”或《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9000”如出一辙。随着科学发展前景的不断变化,我们在科幻作品中的关注重点也随之变化。林斯基将这类创作划分为三个主要时代(1816年到1945年,1945年后的原子时代,21世纪以后)和七种不同的情景设定,从星际撞击到核冬天,从僵尸到气候崩溃等等。

《文学评论》书评作者马克·布莱克洛克称,林斯基挖掘了末日创作的丰富背景,但他质疑林斯基把超现实主义的灾难故事视为世界末日故事是否准确。“它们讲述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部世界。”

(编辑:唐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