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靖树综述报道】4日,纪录片《“我不是中国佬”——反亚裔种族歧视史》(Je ne suis pas chinetoque“-Histoire du racisme anti-asiatique)在法国电视5台首映。在纪录片中,其作者、记者艾米莉·陈·阮(Emilie Tran Nguyen)揭露并探讨了针对亚裔的“普遍种族歧视现象”。
纪录片《“我不是中国佬”——反亚裔种族歧视史》的宣传海报。(图片来源:欧时大参)
艾米莉·陈·阮因在法国多个知名电视频道工作而为观众所熟知,如法国电视5台的“Càvous”和法国信息台(francetvinfo.fr)节目。艾米莉在克莱蒙费朗长大,她的母亲是阿尔及利亚人,父亲是越南人,在克莱蒙经营一家名为Le Pousse-Pousse的餐馆。艾米莉的爷爷奶奶于1956年举家从西贡逃难至法国。
在这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纪录片中,艾米莉先是短暂回忆了小时候在学校里遭受过的嘲笑——“饭碗”、“中国佬”(Chinetoque,对华人的蔑称)、“柠檬脸”。直到现在,她有时仍会听到类似话语,而这也促使她对针对亚裔“广泛存在、且被容忍的种族歧视”现象进行调查,探究其根源,并关注大众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本身也反映了华裔群体的演变:与默默遭受歧视的老一辈不同,来自多个行业(律师、医护、演员、白领等)、30-40岁的新一代华裔现大声疾呼:“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
▲艾米莉·陈·阮因接受电视采访。(媒体报道截图)
“潜移默化的种族歧视”
纪录片试图先从历史和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种族歧视现象,以追踪偏见的历史形成过程。艾米莉在纪录片中讲述道:“这类种族主义经常以幽默为幌子传播”。
纪录片播放了一段2002年在巴黎郊区勒瓦卢瓦-佩雷(Levallois-Perret)市政厅拍摄的录像,其中人物的举止在今天看来让人震惊:副市长伊莎贝尔·巴尔卡尼(Isabelle Balkany)正坐着办公,一名市政雇员蹲在她身边,为她按摩手臂放松。节目介绍道,这位柬埔寨裔雇员每天下班后都会来给上司按摩,后者则对着摄像头轻松地说道:“我给他(柬埔寨裔雇员)起了个绰号叫米粒”,因为“他的名字太难念了,刚开始大家给他起了个法文名莫里斯,不过我开始叫他米粒后,市政府都开始这么叫了”。从她轻松的神态看来,这是一件让大家都觉得有趣的小事。在给“米粒”分配了一个跑腿任务后,伊莎贝尔·巴尔卡尼还笑着说道:“米粒,快点去!”让人不禁联想起殖民时期的主仆关系。
纪录片还列举了其他隐性歧视例子:米歇尔·里布(Michel Leeb)戴着一顶代表东方人特征的帽子,面对忍俊不禁的米歇尔·德鲁克(Michel Drucker)潦草地模仿日本人。
事实上,潜移默化地加强刻板印象可谓是“从娃娃抓起”的操作:在家喻户晓的《粉丝学园》(L’Ecole des fans)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雅克·马丁(Jacques Martin)问一个亚裔孩子在家是否吃米饭、竹笋、用筷子,但孩子却回答喜欢吃牛排和薯条……
此前,在巴黎郊区一家幼儿园的儿歌读本也因为对亚裔形象充满偏见,遭到法国SOS反种族主义协会指控有种族歧视嫌疑:这首儿歌歌名为“中国人小张”(Zhang le Petit Chinois),与文字相配的插图是:一张戴着越南三角帽的亚洲人漫画,一碗米饭和一双日式人字拖鞋。歌词写道:“张坐着,他吃米饭,他的眼睛很小…”
儿歌读本“中国人小张”截图。(社交媒体截图)
当谈到亲密关系时,亚裔男性有时成为与男性气概不足的刻板印象受害者,而女性则是异国情调性幻想的对象,正如历史学家帕斯卡·布兰查德(Pascal Blanchard)所说,“这是殖民宣传所主导刻画的形象”。
纸媒也掺和着扮演了“煽风点火”的角色,正如省级刊物《自由夏朗德报》头版曾出现这样的标题:“我们烟草店背后的中国人”,又如2012年8月《观点报》题为“中国人在法国令人着迷的成功”的调查中充满了侮辱性词语,该报刊还在2014年因诽谤罪被定罪。
正如其发行主任弗兰茨·奥利维尔·吉斯伯特(Franz-Olivier Giesbert)在被询问时所说:“坦白讲,我们永远不会这样去写犹太人、阿拉伯人或黑人”。弗雷德里克·周(Frédéric Chau)如此描述这种现象:这是“偷偷摸摸的种族歧视”,“在这类潜移默化的种族歧视中,人们无需约束自己的言行”。
纪录片也涉及了法国社会对亚裔群体打上的“黑工”与“可疑致富史”印记:法国华人律师协会会长林修武点评道,“和其他群体一样,亚裔群体有勤劳致富的人,但也存在一小部分干蠢事的人。不幸的是,社会舆论在看待亚裔时,用这一小部分人来代替了整体”。
“他们看起来都一样”
此外,虽然对亚裔的评价并不总是负面的,但却往往带有否认其个性的色彩:亚裔是“顺从”、“勤奋”的,亚裔“低调、个子小、不显眼”、“亚洲人不兴风作浪,亚洲人擅长数学”,“亚洲女人温柔、听话”,“他们看起来都一样,都一样”。
诸如此类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已经泛滥到,正如助产士Cathy Nguyen所描述的,“人们都不一定意识到这可能会造成伤害”。
两个女孩在街头手举反对歧视亚裔的标语。(图片来源:法新社)
从“模范少数族裔”变成“有罪少数族裔”
纪录片还提到,新冠疫情是一个转折点,揭示了集体无意识中的刻板印象,并加重了偏见的传播。人们开始毫无愧疚地宣扬心中的偏见,某些媒体也在不顾及职业操守地推波助澜,如《Le Courrier Picard》就毫无顾忌地登出大标题:“黄色警报”(Alerte jaune)。
新冠疫情期间,《Le Courrier Picard》用“黄色警报”做标题引起很多亚裔的不满。(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我们已经从积极融入的模范少数族裔变成了有罪少数族裔,”亚裔公关负责人Isabelle Le如此总结道。
可以说,这场疫情是凸显该种族歧视存在的催化剂。受波及的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此:每一次危机,同时也代表着一场言论自由革命。
正如上文所述,在艾米莉看来,“这种反亚裔种族主义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从没有受到太多谴责。受害者往往对此保持沉默。”而通过纪录片谈论这件事,就是打破“这种沉默”。
艾米莉如此总结影片的意义:“要了解这种种族主义的影响,我们必须意识到它的存在,并对它作出定义。通过更好地了解这种现象,通过揭示许多人不知道的故事,也许社会思维可以因此进步。‘为什么以前没有拍过这样的纪录片?’,如果人们能在看纪录片的时候,能提出这个问题,那我相信我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秋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