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盘点福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句

中新网福州1月23日电 (记者 龙敏)不能规定得光鲜亮丽,兑现起来困难重重;让“福建制造”叫得更响、走得更远;让广大游客乐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打造诚信政府,新官要理旧账;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努力把民生“痛点”作为施政“重点”,变成百姓生活“亮点”……

于22日在福州启幕的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福建省代省长赵龙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金句”频出,从人才工作,到做大做强制造业;从提升营商环境,到打造服务政府。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民生改善,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方面面,处处体现新发展理念。

报告指出,探索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新模式,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深入推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有作为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创新创造;在全产业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000名以上,鼓励更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生产车间里、田野大地上。

同时,福建将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行动,下大力气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分行业分领域大力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并在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促进人才团队集聚,安其心、尽其能、乐其业。人才政策要具体可兑现,不能只讲原则,不考虑操作,不能规定得光鲜亮丽,兑现起来困难重重。

2021年,福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利润总额居全国第5位,营收超百亿工业企业突破50家,18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福耀玻璃荣获中国质量奖,实现了福建制造业零的突破。

报告指出,推进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围绕产业链打造一批创新型生态型大企业集团,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以上,让更多“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企业在福建奔腾涌现。推进质量、标准、品牌联动工程,让“福建制造”叫得更响、走得更远。

报告指出,着力打响文旅经济新品牌,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强化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实现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增长25%以上、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平潭国际旅游岛,推动厦门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永定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叫得响、串得起来、山海相连的旅游精品,让广大游客得来、留得住、游得好。

报告提出,福建全力打造“便利福建”,让福建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福地。创新营商环境评估机制,加强数字化监测督导,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推行制度公开、流程公开、效率公开,把审批和服务全流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报告称,推动诚信福建建设,依法规范失信惩戒,建设诚信社会;强化政策兑现,打造诚信政府,新官要理旧账。

2021年,福建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位居全国前列,九市一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97.3%,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5.2%。闽江、九龙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八尺门海堤退堤还海,福州滨海新城岸段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完成植树造林107万亩,森林覆盖率连续43年保持全国首位。三明、龙岩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报告指出,突出综合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海域海岸带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重大工程。突出污染防治,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完成第二轮省级例行督察,把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更高标准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报告明确,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社区去、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家里去,了解群众需求,把准企业脉搏,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用心用情用力办好25项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努力把民生“痛点”作为施政“重点”、变成百姓生活“亮点”,让“为民办实事”办的是人民满意、社会称赞的真正实事。(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