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

《冰上时刻》导演:三年,他们因冰球改变人生

即将于1月7日上映的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是青年导演刘汉祥的又一部青少年题材纪录片。谈及这部拍摄周期长达三年的作品,刘汉祥称起初并没有目的性,直到拍了半年后才慢慢清楚自己要拍什么。刘汉祥说纪录片是跟时间做游戏,也可以说是在跟时间对赌和博弈,“它是时间结出来的花朵,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

尽管这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纪录影片,但刘汉祥更希望通过这三个打冰球的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来呈现当下家庭教育,以及父子、母子间的微妙关系。

拍摄《冰上时刻》之前,导演刘汉祥完全没有接触过冰球这项运动。“我不是刻意去拍这个片子的,最初是跟曲瑞晨和他妈妈进入到的这个队,他们是我第一个锁定的对象。”刘汉祥说,曲瑞晨身上有感染他的地方,这个孩子有一种小小的叛逆和小小的坏,但又很可爱。

拍摄过程中,同在这支冰球队的于力凡和他爸爸出现了。一场比赛后,于力凡的爸爸在很严厉地批评他,刘汉祥就站在一边默默地拍,“我一开始还担心他爸爸会骂我,跟他沟通后,他说你想拍就拍吧。”

就这样,刘汉祥和他的团队接连跟拍了五六个家庭,默默地记录他们的日常。刘汉祥一边拍摄,一边梳理和剪辑,但他始终不太明确自己要拍什么。差不多半年后,跟拍的一个小男孩翟子男决定去加拿大学习冰球。也是在这个时候,刘汉祥突然意识到他要拍什么了。

“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冰球发生了改变,有的人选择出国,有的人选择留下,这才能构成一个故事。”有了这样的大框架,刘汉祥开始去构建后面的故事。

在刘汉祥看来,拍纪录片要面对诸多的可能性,不要一上来就去锁死目标,那会丢掉很多东西,“我没有剧本,剧本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我能做的就是去拍摄、去捕捉。”

他花了三年时间记录这三个孩子和他们家庭的日常。三年来,面对拍摄对象日复一日的日常训练,刘汉祥说,有过疲惫的时候,但他只能去坚持。“谁都想拍到冲突,拍到特别大的动作,这样才有故事,但生活不是这样的。”刘汉祥要面对日常的琐碎,要面对碎片化的生活,他要用镜头一一记录下来,从中发掘那些像珍珠一样的闪光点,“拍纪录片就是在跟时间对赌,跟时间博弈,它是时间结出来的花朵。不是说我们想要什么结果,就会给我什么结果,最终给你结果的只有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

《冰上时刻》不仅仅是一部描绘冰球运动现状的纪录电影,影片呈现的家庭教育、父子和母子关系同样让人深思。历经两多年的拍摄和相处,刘汉祥也从中受到诸多启发,其中的微妙变化更是让他着迷。

刘汉祥说他最初拍这个片子不是因为冰球,是想看看这几个孩子如何成长,家长又是怎样去教育孩子的,“我是出于对教育的好奇,开始拍这部片子。”

在刘汉祥看来,家庭教育观念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有合不合适,身为一名父亲,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三年的时间里,眼看着曲瑞晨、翟子男、于力凡三个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他的想法也在发生改变。

很多观众认为,于力凡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苛,刘汉祥起初也有些不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于力凡爸爸的教育方式和父子二人常年的相处方式、性格差异息息相关,“就拿练习冰球来说,于力凡爸爸深知,和声细语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他们父子二人这么多年形成的 ‘默契’,也是惯性使然。”

曲瑞晨和妈妈的关系同样如此。由于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被曲瑞晨折磨得不行,后者的性格里也多少有些叛逆。有一次采访曲瑞晨时,他对刘汉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妈妈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到底怎么不一样了?刘汉祥的理解是,“曲瑞晨此前一直觉得妈妈做的事情理所应当,而当他意识到妈妈的苦衷时,没错,妈妈变了,他其实也变了,人都会变的。”

影片中,翟子男对待爸爸、妈妈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虽然翟子男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像于力凡爸爸那般严厉,但私下对爸爸,翟子男内心也有些害怕,表现得像个冰球运动员。与妈妈单独相处时,翟子男会经常撒娇,更像个普通的孩子。

刘汉祥说:“跟拍三年的时间,我能深切感受到几组家庭表现出的差异和共性,体会到父子、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总会有这样的时刻。影片并没有什么宏大的主题,眼看着孩子逐渐成长,这种家庭关系的细腻变化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刘汉祥并非想把这种思考说教式地传递给观众,而是希望大家慢慢体会,“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有问题存在,区别是我们是否意识到,家庭也是如此。我不是教育专家,但结合影片的拍摄历程,我也有了新的体会。家庭教育关乎父母和孩子,需要双向启发、共同成长。”

作为青年导演的佼佼者,刘汉祥的专业原本是故事片。2009年,尚在求学的刘汉祥拍摄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这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纪录电影结缘,并在童年题材领域深耕多年,按他的话说:“可能是童年还没过够吧。”

第一部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聚焦于偏远山村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刘汉祥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接触,将镜头对准那群孩子,那是他非常熟悉的环境,也时不时让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在乡村拍摄期间,他自信能够拍出孩子们的灵性,童年的记忆更像是他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刘汉祥眼里,童年总是同时充满快乐和忧愁的,而他更乐于以温情的方式展现这一切,或许正是凭借这一点,《马兰的歌声》也被部分影迷评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后来,刘汉祥又跟随大篷车去到四川雅安的震后灾区,给大家放电影的同时,他把相机发给不同的孩子,教他们如何记录生活,借此又一部纪录电影《夏日流动影院》诞生。

直至2015年,刘汉祥首次将镜头从乡村转向城市,拍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聚焦孩子们与老师排演一部百年校史剧的故事,片名《少年少年》。每当拍摄一部纪录电影,刘汉祥总会思考自己与它之间的关系,找到其中的契合点。直至拍摄《少年少年》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城市的孩子一无所知,这也一度让他非常困扰,“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解他们,不知道如何拍摄。”

随着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多到他数不清,刘汉祥才发现,纪录电影本身的深刻与否似乎并不重要。过去,他总是想把自己的童年感受掺杂其中,实际上,纪录电影的深刻与否不是由导演、观众界定的,而是与时代有关,他要做的就是当好见证者,为身处同时代的人留下影像。

“纪录电影最大的魅力是与时间做游戏,你种下一粒种子,或者栽下一棵小树苗,只需要陪着它慢慢长大,这是故事片做不到的。只要你耐心和它做游戏,时间就会送你一份礼物。”在孩子们身上,刘汉祥看到的是未来的样子,他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已经无关紧要。

可能很多人会说,短视频同样能为同时代的人留下影像,可以折射出世界的一部分,刘汉祥并不否认这点。只是在他看来,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说话,严格来讲更像是满地碎片,声量、信息量都不够大,也无法传达给更多的观众,“满地碎片本身并不是作品,总要有人把碎片捡起来,用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洞察力将其组合起来,才是一个作品,这便是纪录电影在做的事情。”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徐邦印

【编辑: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