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体育

国际社会力挺北京冬奥会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办。目前,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2021年10月至12月,中国举办10项国际测试赛和3场国际训练周,共有2000余名境外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国际技术官员等人员来华参赛,各国运动员正热切期盼即将到来的“冰雪之约”。


       随着北京冬奥会进入开幕倒计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尽管个别国家鼓噪“外交抵制”杂音,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始终力挺北京冬奥会。体育非政治化、支持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体育界的共同心声。


       “奥运会是超越政治的”


       “继北京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后,2022年举办冬奥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是‘又一场视觉盛宴’。”希腊《每日报》报道称。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不到60天,全球多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对北京冬奥会表示支持,海外媒体对冬奥会关注热度不断提升。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第二次驻华使节奥运情况介绍会上,70余国约120位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及国家(地区)奥委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活动。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表示,对全球运动员即将相聚在北京感到无比骄傲、高兴和充满信心。


       据俄新社消息,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计划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韩国外交部发言人12月7日表示,韩方始终支持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一贯希望北京冬奥会为东北亚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朝韩关系发展作出贡献。奥地利、法国、塞浦路斯、芬兰、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白俄罗斯等多国政要、奥委会官员表示,支持并将积极参加北京冬奥会。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北京冬奥会。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均写入支持北京冬奥会内容,中俄印外长会晤联合公报、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等均支持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表示,期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强调“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竞技的重要机会,也是人类韧性的象征”。


       “决议呼吁全部会员国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共同努力,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事期间和赛事之外的时间,一起把体育作为在冲突领域推进和平、对话与和解的工具。”国际奥委会在近日发表的一份决议声明中表示,国际社会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多次表达对奥运会和运动员的支持。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由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起草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173个会员国共提该决议。决议敦促各国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7日至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后7日遵守奥林匹克休战。“一国政府官员和外交人员出席奥运会纯粹是该国政府政治方面的决定,奥运会和运动员参赛是超越政治的。”


       “气泡”管理保障防疫


       据美国之音网站报道,随着2022北京冬奥开幕日临近,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推动包括场馆建设和防疫措施等相关安排。中国政府在11月22日的一场冬奥及冬残奥委会主办城市发布会中宣布,北京市所负责的8个竞赛场馆、16个非竞赛场馆以及31项配套基础设施已经正式完工投用。主办方接下来将全面投入卫生防疫、安保及转播等百余项“临时设施”的建设,并预计在12月底全部建成投用。


       中国如何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如期安全高效举办冬奥会?外媒聚焦中国为北京冬奥会制定的防疫政策。


       “距北京冬奥会开幕仅剩两个月时间。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范围蔓延,中国政府强调将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按计划举行北京冬奥会。”《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冬奥会测试赛未受疫情影响,12月4日至5日的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赛事照常举行。该赛事采取与冬奥会相同的“气泡”管理模式,阻断选手与外界接触,以检验该模式的实际防疫效果。中国将坚持对病毒的“零容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在冬奥会期间采取严格的“气泡”式防疫管理。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报道,9月29日,北京冬奥组委在与国际奥委会举行会议后公布了相应计划。计划规定,从1月23日起,所有参赛人员都要接受闭环管理,整场冬奥会期间不得离开。来华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入境后进行21天集中隔离观察。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奥委会表示支持这些计划。计划还规定所有比赛相关人员每天都将进行核酸检测。推迟至今年夏天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已经实施了类似方案。


       拉美社报道称,中国将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要求观众在进入体育场馆时须出示核酸检测阴性以及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证明。组织方将只认可每场比赛前48小时的检测结果,还将把场馆的观众容量减少一半以上。中国将从明年1月中旬开始对各国代表团、记者和工作人员实施一个安全气泡机制,相关措施包括必须乘坐指定交通工具、日常接受核酸检测等。


       “外交抵制”遭强烈批评


       北京冬奥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欧洲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委会已提交了1.4万多条注册申请,仅美国奥委会就提出了1528条。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力挺北京冬奥会的同时,个别国家鼓噪“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不仅应者寥寥,更是招致国际社会和海外媒体的批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12月6日表示,拜登政府将不会派出美国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此正式宣布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白宫此举受到美国国内外广泛批评。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鉴于运动员没有被禁止参赛、广告商没有被禁止赞助,“外交抵制”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法新社报道指出,美国奥委会反对全面抵制北京冬奥会,认为经过长期疫情,奥运会至关重要,“把这种盛会当作政治工具就是一个错误”。


       截至12月8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表示,不会派外交代表参加北京冬奥会。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12月8日警告说:“政治化会威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未来。如果大家开始政治站队,那么就不可能让全部206个国家奥委会齐聚奥运会。把奥运会政治化会导致奥运会的终结。”


       此外,美国的许多盟友态度较为谨慎。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办公室表示,法国将在这个问题上“在欧洲层面进行协调”。德国总理朔尔茨称,德国将“慎重考虑”,并在“国际背景下”做出决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方将综合考虑冬奥意义等因素,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独立判断。


       “抵制只会剥夺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分享自己成功的机会,抵制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体精神和我们为之奋斗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正如巴赫所说,“奥运会无法解决世界上的所有挑战,但它激励我们在友谊和团结中解决问题。”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