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出生的安德烈.路易.奥齐埃,父亲是一个有声望的外交官,母亲则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
跟法国人惯有的浪漫不同,安德烈是一个儒雅多才又理性内向的理工男。

而跟他结婚的布丽吉特,则是一个刚刚获得文学学士的毕业生。
甜品商的女儿嫁给外交官家的儿子,怎么看都是高攀了。
在安德烈眼里,除了爱,再无其他。

值得说明的是,同一年,马克龙的父母也结婚了。
布丽吉特婚后开始进入一所中学教法语和拉丁语。
同时,爱好文学的她还开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专门搞戏剧创作。

安德烈怎么都不会想到,一个转学来的15岁半大小子,会在两年后搅黄他稳定的婚姻。
剧本都不敢写的剧情却在现实中发生了。
当布丽吉特把马克龙领回家的时候,安德烈还以为那是大女儿劳伦斯的男朋友。
马克龙和女儿劳伦斯是同班同学 。

所以,当安德烈在家里见到马克龙时,他想的是,这小子要追求劳伦斯。

这无异于一桩丑闻。
马克龙父母和布丽吉特家里都掀起了风暴。

而安德烈只有痛苦地沉默。
这个不懂浪漫但却有分寸的男人,想以宽容赢回妻子。
最后,风暴以马克龙被送往巴黎读书结束。
看似平静的地下,却再一次暗潮涌动,因为马克龙临走时对布丽吉特说:“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和你结婚。”
一定是安德烈不够浪漫,不是那个真正懂布丽吉特的人,她才会在后来不顾一切辞去工作,追到了巴黎。

安德烈一边带着孩子们生活,一边给布丽吉特寄着高昂的生活费。
这个不懂浪漫却懂生活的男人,不肯让自己爱的女人受一点苦。

在12年的等待中,他陪着三个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儿子后来成了一名工程师,大女儿劳伦斯是心脏方面的专家,小女儿则做了一名律师。

其实劳伦斯那时跟布丽吉特是很对立的,还是父亲安德烈的思想工作做得到位,才没有让母女俩成为仇人。
2006年,安德烈等来了布丽吉特的离婚书。
12年的守候没有换来妻子的回头,他知道,是时候结束了。

婚礼上,马克龙感谢了布丽吉特那三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们的大度,感谢了家人的接纳,感谢了天感谢了地,就是没有感谢最该感谢的那个人。
也许,他说不出口 。

就算是跟孩子们的聚会,他都避免和布丽吉特同时出现。
顺带提一下,马克龙娶到布丽吉特之后,顺势有了三个继子7个继孙。
如果没有安德烈十几年的开导 ,恐怕马克龙不可能与孩子们相处和睦 。

如果没有安德烈的苦心成全,布丽吉特和马克龙的婚姻路,绝对没有这么平坦。
要知道,二婚家庭,最难过去的坎就是各自的孩子们。
马克龙很幸运,他娶的是顺心而不是麻烦。

人们都想从前夫哥这里挖一些料。
毕竟,总统和第一夫人的婚姻太扎眼。
但是安德烈却大度地说着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新总统的期望,之后再没有一句话。
这里不得不佩服前夫哥的潜水能力,深水炸都炸不出一句对两人不利的话。

当他的大女儿劳伦斯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在9个月之后了。

他不忍心打扰布丽吉特的生活,就连死,都不想给她带来麻烦。
他最后能做的,就是让时间把一切都尘埃落定。
就像女儿劳伦斯说的那样,她的父亲必须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