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意大利

坐公交车逃票,被抓了还报朋友的名字,这样的人就该绝交

意大利《华人街》2025年5月13日雷焦艾米利亚消息:“蹭车蹭出事”:公交逃票还报朋友名字,23岁男子被起诉!
article_img
为了逃票竟拿朋友当“挡箭牌”,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近日,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一名23岁男子因两次在公交车上逃票并冒用朋友身份信息,被当地宪兵队正式起诉。


“葡萄牙人式逃票”惹祸,朋友无辜“中枪”
这名青年在近几周内两次无票搭乘SETA公交公司车辆时被查,面对查票员的盘问,他信口胡诌,报上了自己朋友的姓名和出生信息,以此试图躲避处罚。这一手“李代桃僵”的操作,在意大利警方看来并不陌生——这种行为被称为“葡萄牙人式逃票”(注:泛指不买票就乘车的行为),早已是重点打击对象。


不久之后,罚单如期寄到了被冒用身份者家中。这位“替罪羊”显然十分震惊,随即前往警局报案,坚称自己在罚单所指的时间内根本不在本市。


照片一对比,真相大白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经过调取现场照片和公交监控,检票员所拍摄的逃票者图像与被冒用者的外貌存在明显差异。为进一步确认真相,警方将照片出示给报案人辨认,结果对方一眼认出了照片中人正是自己的同龄朋友,并提供了其真实身份信息。


谎言终揭穿,后果不轻松
在掌握确凿证据后,警方确认这名23岁男子就是逃票的真正当事人,此次终于报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案件随即移送至检察机关,男子面临司法指控,同时还将为之前的逃票行为支付行政罚款。


“连朋友都坑的人,还能做朋友吗?”
消息曝光后,不少网友直呼“细思极恐”:“逃票不光违法,拿朋友顶包简直人品堪忧!”、“这样的朋友,赶紧拉黑吧!”


? 小编提醒:公交车票虽小,诚信可不小。逃票不仅可能面临罚款,更可能因一时谎言而走上法律程序,代价远超一张票的价格。更别说,坑朋友的行为永远划不上‘聪明’的范畴。


做个守规矩的人,也做个靠谱的朋友吧!


article_img
编后语:“Fare il portoghese” 是意大利语中一种俗语表达,用来形容那些不付钱就享受服务的人,比如在公共交通上逃票,或者试图免费进入某个场所。简单来说,就是“白嫖”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偏偏用“葡萄牙人(portoghese)”来形容这样的人呢?


这个说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罗马。据说当时有一场戏剧演出,葡萄牙大使要求剧院允许所有葡萄牙人免费入场作为礼遇。剧院答应了。结果消息传开,很多根本不是葡萄牙人的当地人也趁机混入剧院,假称自己是“portoghesi”(葡萄牙人)以免票入场。久而久之,“fare il portoghese”(装作葡萄牙人)就成了“白享服务”的代名词。


如今,这个表达已经脱离了字面上的“葡萄牙人”,而是固定用法,形容那些不付费就使用某项服务的人,带有一定的贬义。

——华人街网站 消息参考:ilrestodelcarlino.it网,此篇图文报道只按原新闻网站对此事件的说法编译,并不代表译者和本网站观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