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冉梦蝶 /文 苏巧将/摄
原味,是时下颇受追崇的旅行新需求。在越来越多的游客眼中,比风景更重要的是当地的人与生活。他们要吃当地人都无比推崇的餐厅与小吃,体会原乡的人 文与自然。据说,有几种评价小吃店是否地道的标准,一种是进门能听到多数人说当地方言的店,无疑是本土人爱吃爱逛的;另一种是出租车司机常去吃的店,因为 他们成天载着各色客人满城转,消息最灵通,他们爱吃的店,往往地道而且实惠。
无论以哪种标准来衡量,阿红鱼丸始终能在各大温州街巷美食排行榜上占得一席之位。这家开了20多年的老店,全年待命,寒暑无休,温暖过无数温州人的胃。近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传统的味道不能变
阿红鱼丸店位于温州市区新中国影都西北楼下,是温州传统鱼丸老店的代表。这家店的鱼丸,凭借其独特的金钩造型,清爽的汤头以及富有嚼劲的口感,颇受广大市民食客好评。
阿红鱼丸店的负责人叶玉红介绍,20多年来,店铺始终坚持纯手工制鱼丸,以新鲜的东海鮸鱼肉为主料,去头去骨头,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刮成鱼茸;接下来配上盐巴、生姜、葱白等浸渍半小时;然后加入上好淀粉均匀混合,再静置一段时间。
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摘入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醋、葱花和胡椒粉。“我们的鱼丸长条带钩, 用筷子夹起来会抖,但不会掉下来。”叶玉红说,一碗好的鱼丸汤,汤头透亮,鲜微酸辣,鱼丸咬下去有嚼劲又有韧性,而且没有腥味,老少咸宜。
1998年温州鱼丸入选中华名小吃。2000年,叶玉红注册阿红鱼丸品牌,2015年,阿红鱼丸入选温州非遗名录。叶玉红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人民 路和民航路两家店面,手底下的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对传统味道的精益求精。“最开始都是老板娘一手教起来的。”来自四川的老唐如今在店里工作5 年了,摘鱼丸时一手捧碗,一手娴熟地挤、捏、汆入水,动作飞快,一碗鱼丸汤片刻即好,可见手上功夫。
全城招募电商合伙人
一年365天,叶玉红的店里很少冷清过,哪怕不是在饭点,也会有老客登门,或者外地客人顺着攻略找过来。“从谈恋爱的时候就过来吃,现在我孩子都 13岁了。”市民秦女士15年前与当时的男友偶然走进阿红鱼丸店,尝了一碗鲜香的鱼丸汤后,从此就结下了缘分。如今还会带着孩子一起过来吃,更与老板娘叶 玉红成了好朋友。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屹立不倒的老字号,除了见证创业者由零开始的奋斗史,置身店内,更可感受到酝酿了数十年的浓厚人情味。阿红鱼丸保存了传统的味道与气质,有着鲜明的城市印记,但如今也面临着老字号发展的瓶颈。
“实体店生意难做,开店20多年,看着周围一批批店面开了又关。”叶玉红说,阿红鱼丸正面临着实体店经营成本逐年递增,以及鱼丸(鱼圆)行业竞争愈 发激烈的双重考验。为了扩宽市场,阿红鱼丸陆续推出了真空包装的阿红鮸鱼丸和鱼饼,阿红鱼丸汤券和纱面券,作为伴手礼或馈赠佳品。
“主要是顾客过来尝了觉得好吃带一点回去,但后续拓展还是要瞄准电商领域,开拓销售渠道。”叶玉红说,阿红鱼丸不仅要守住老味道,更要老店唱新戏。目前她正全城招募电商合伙人,与经营专业人才一起,打造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门店,让老味道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