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抗战剧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对日军鼻子下面那撮小胡子感到陌生。的确,在那个年代,很多日本士兵都会留有那么一小撮方方正正的胡子,这也直接导致,如今我们看到这种类型的胡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二战时期的日本兵。可是,他们为何偏偏喜欢留这种胡子呢?
这种小胡子其实是有名字的,叫“板刷胡”。上世纪30-40年代,这种“板刷胡”最先流行于纳粹德国。没错,希特勒那时候就是留着这种胡子。
因为希特勒觉得,这种方正的“板刷胡”既可以保留男人的威严,又不会让人在吃饭时弄脏胡子,所以这种“卫生胡”很快便在希特勒的倡议下流行了起来。
但对于日本来说,“板刷胡”的流行却不单单是因为希特勒。其实在日本平安时代,就有流行过这种小胡子。只不过后来的日本人向中国人学习,又留成了八字胡。但到了二战时期,日本人见德军统一都留“板刷胡”,他们便感到万分激动,因为终于有一项日本的传统被别人学去了。于是,大批日军就重新留起了“板刷胡”。
不过,不知为何,同样是方块小胡子,德军留起来就不会显得很奇怪,但安到日本人脸上,却总有一种猥琐的感觉?难道是因为脸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