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欧洲议会就限制学生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展开了激烈讨论。绿党议员呼吁欧盟委员会禁止6至15岁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以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欧盟教育与青年事务专员格伦·米卡莱夫(Glenn Micallef)表示,委员会正在收集各成员国关于学校禁用手机的经验和数据,计划在2025年底前制定统一的禁令。
专家指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与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长期沉迷于手机还会影响认知发展,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表达能力减弱、批判性思维和适应能力降低。此外,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隐居族”(Hikikomori)现象,即自愿与社会隔离,长期宅在家中,拒绝与外界接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也提出警告,即使只是将手机放在身边,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该报告强调,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应以人为本,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教科文组织呼吁全球学校禁止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以提升学习质量,减少网络欺凌等问题。
目前,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已开始实施或计划实施学校禁用手机的政策。例如,法国自2018年起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荷兰也将在2024年起对学校实施类似禁令。意大利教育部长朱塞佩·瓦尔迪塔拉(Giuseppe Valditara)于2023年12月发布通告,禁止小学和初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仅在教师授权的教学活动中例外。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计划在2025年底前制定统一的禁令,禁止6至15岁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这一系列措施旨在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还有新规即将到来:
根据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通过的《欧盟法规2023/1669》,自2025年6月20日起,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必须遵守一系列新的生态设计和能效标签要求。这些规定旨在提升设备的可持续性、耐用性和可修复性,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主要变化概览
1. 能效标签与可修复性评分
所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须贴有欧盟标准的能效标签(A至G等级),标签上将明确显示以下信息:
能源效率等级;
电池寿命(充放电循环次数);
防尘防水等级;
抗跌落性能;
可修复性指数(首次强制实施)。
可修复性指数基于六个参数计算,包括拆解难度、所需工具、零件可得性、软件更新年限和维修信息的可获取性等。
2. 电池与耐用性要求
电池必须支持至少800次完整充放电循环,且在此后仍保持80%以上的原始容量。
设备需通过45次跌落测试而不影响功能;屏幕硬度需达到莫氏硬度4级。
设备应具备至少IP52等级的防尘防水能力,即防止直径大于1毫米的固体颗粒进入,并能抵抗水滴的侵入。
3. 零部件供应与维修便利性
制造商必须在产品停止销售后,至少7年内为专业维修人员提供关键零部件,如电池、摄像头、充电口、麦克风、扬声器等。
用户应能轻松购买并更换电池、后盖、屏幕等部件,且更换过程无需专业技能。
零部件的交付时间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前5年)或10个工作日(后2年)。
4. 软件更新与数据安全
制造商需在产品停止销售后,至少5年内提供免费的安全更新和功能性更新。
设备必须内置一键恢复出厂设置的功能,确保用户数据(如通讯录、短信、照片等)在转售或回收前被安全删除。
5. 环境信息透明化
制造商需在公开网站上提供产品拆解和维修指南,包括所需工具、步骤等信息,且这些信息需在产品最后一台销售后至少保留15年。

背景与目标
这些新规旨在打击“计划性报废”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垃圾,降低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并赋予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欧盟预计,到2030年,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省约14太瓦时的能源,相当于爱尔兰一年的能源消耗量。
这些措施体现了欧盟在推动绿色转型和数字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承诺。

欧盟智能设备能效新标签详解:开启“透明科技”时代:
根据欧盟法规 2023/1669,自2025年6月20日起,所有新上市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须贴上统一的能效标签。该标签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性能参考,还要求生产商对产品质量与可持续性作出明确承诺。以下是标签上九项关键内容的中文解读:
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将被引导至欧洲能效标签数据库(EPREL)中该产品的专属页面。在此可查阅该设备的完整技术参数、测试结果、固件更新信息及可替换零部件等详尽资料。
标签上必须清晰标注品牌名称和具体型号编号,以确保消费者能准确区分外观相似但配置不同的设备。
该等级依据“能效指数(IEE)”评定,综合考虑电池容量、电压和在标准使用场景下(如上网、通话、观看视频等)的电量持续时间。这一等级旨在简明呈现设备的节能水平及续航能力。
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显示设备在典型使用条件下可持续运行的时间。这一数据基于标准化测试,远比厂商宣传的“几天续航”更具参考价值。
全新引入的一项指标。设备需通过1米高度的重复跌落测试(多达270次)而无功能性损坏,才能获得A等级认证。此项标准尤为重要,对工作环境复杂或儿童使用者尤具参考意义。
根据设备的拆卸难度、所需工具种类、零件的可得性与价格、软件更新周期、维修指南的开放程度等多维因素综合评估。高可修复等级意味着设备更具可持续性,也更具长期投资价值。
规定电池在完成800次充电循环后仍需保有不少于80%的原始容量。此标准将被强制认证,从技术层面遏制“蓄意过早损坏”(即电池提前老化)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IP代码直观展示设备对灰尘和水的抵御能力。例如,IP68 表示设备防尘性能为最高等级“6”,同时具备可在规定深度和时间内浸水而不损坏的能力。
标签上会明确标注该设备适用的欧盟法规编号:2023/1669,便于监管溯源与消费者查验。

总结:
这项新规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设备性能的认知与判断力,也促使制造商对产品质量、可维修性与使用寿命承担更大责任。每一个标签数字都必须经得起验证,符合统一测试标准。正如不少业内人士所说,我们正迈入一个“透明科技”新时代——技术不再是黑箱,而是可以量化、可比对、可追溯的公共承诺。
——华人街网站 alexzou编译 消息参考:brocardi.it/hdblog.it/blog.uniecampus.it/tgcom24.mediaset.it网,此篇图文报道只按原新闻网站对此事件的说法编译,并不代表译者和本网站观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