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 去“三好”邻邦家做客

说到其音乐,习主席赞它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说到其文学,习主席赞它在中国家喻户晓。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走过70余年,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这就是俄罗斯,我们彼此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这个“三好”邻邦做客。

当第一缕晨光亲吻楚科奇半岛的皑皑雪原

加里宁格勒的星光正照进甜甜的梦乡

这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东西最长9000公里 南北最宽4000公里

在亚欧大陆上 横跨了11个时区

article_img

“从南方的海岸到北极的边疆

森林苍茫,田野宽广”

正如俄罗斯国歌中唱的那样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65.8%

世界第一

article_img

在加里宁格勒州波罗的海沿岸沙洲

有一片森林像被施了魔法

树木从根部到树干转弯 扭曲 甚至打结

仿佛正在原地起舞

article_img

据当地人说

从树圈里钻过去 还能获得好运气

关于“跳舞森林”的传说层出不穷

但它的身世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article_img

贝加尔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生活在这里的贝加尔海豹

堪称“离家出走天花板”

article_img

这些圆滚滚的小可爱

是唯一完全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物种

平均体长约1米 体重不超过百斤

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海豹 没有之一

article_img

海豹怎么住在离海2000多公里的内陆湖?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们的祖先来自北冰洋

冰河时代 一路漂流旅行

冰川一退 直接成了淡水湖永久居民

article_img

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

整座城市掩映在绿海之中

拥有11个自然森林和98座公园

“森林中的首都”实至名归

article_img

漫步在莫斯科街头

最抢眼的莫过于

造型各异 千奇百怪 色彩斑斓的

建筑屋顶

于是莫斯科有了一个别称“千顶之城”

article_img

进入莫斯科地铁

吊灯 壁画 浮雕 玻璃拼画 马赛克画

每一个车站都是“设计师定制款”

article_img
莫斯科地铁米丘林大街站由中企中标建设,地铁站有红色立柱、团寿纹、祥云等中国元素装饰。

还有古色古香的中国风

出行路上也可以是一场美的洗礼!

article_img

莫斯科200多个地铁站中

有44个被列为俄罗斯文化遗产

article_img

若不走出车站

仅需70卢布

便可畅游这座“地下艺术殿堂”

article_img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将俄罗斯文学巨匠群像搬上舞台

普希金 果戈理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托尔斯泰 契诃夫

……

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

是俄罗斯留给世界文学的珍贵宝藏

article_img
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上的纪念像

在今天的俄罗斯

普希金依然“无处不在”

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有一条普希金大街

城市里还有普希金广场

机场 餐厅 剧院以普希金命名

商店里售卖着普希金相关的商品

6月6日是普希金的生日

是俄官方确认的俄语日

也是联合国俄文日

article_img
位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舞台幕布的花纹拷贝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妻玛利亚皇后长裙上的图案

芭蕾诞生于意大利

传入俄罗斯后鼎盛发展

独具特色的俄式芭蕾

逐渐成为世界芭蕾艺术的重要流派

article_img
芭蕾舞剧《天鹅湖》

你可能不知道

享誉世界的芭蕾舞经典剧目《天鹅湖》

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时

却意外失败

这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心灰意冷

险些放弃了芭蕾音乐的创作

直到1895年

重排的《天鹅湖》在圣彼得堡上演

“四小天鹅”的整齐群像

黑天鹅疾风般的32圈“挥鞭转”

不仅征服了俄罗斯

更在全球掀起“天鹅热”

article_img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如果去俄罗斯欣赏芭蕾

首选世界艺术殿堂

莫斯科大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

它们不仅是俄罗斯的瑰宝

也是全球顶级水准的代表

三百余年来

article_img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女演员加林娜·乌兰诺娃在圣彼得堡曾经的住所外,悬挂有芭蕾舞鞋的雕塑。

俄罗斯人将芭蕾锻造成一门直击灵魂的艺术

芭蕾也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在舞台上的投射

在俄罗斯每家每户的餐桌上

列巴(俄语“面包”音译)是重要主食

分为黑面包和白面包 口感外硬内软

article_img

在过去 面包是生活的基础

象征着丰收富足

盐是兼具防腐和调味作用的珍贵品

象征着友谊长久

article_img
俄罗斯航天员的欢迎仪式上也少不了面包加盐的“顶流套餐”

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

主人迎接尊贵的客人会端上面包和盐

客人可以掰下一块面包 蘸着盐吃掉

以示尊重和感谢

article_img

如果主人问你“吃得怎么样”

你可以说

“хорошо”(发音“哈拉少”)

意思是“好”

还可以说

“Очень хорошо”(发音“无情哈拉少”)

意思是“非常好”

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

一顶钢盔 一面红旗

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

象征着永不向侵略者低头的烈士精神

article_img

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

两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期间

并肩作战 相互支援

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

似伏尔加河宽广深沉

article_img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曾接待900多名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疗养

为照顾川娃子“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

工作人员特意从中国采购辣椒 辣酱

article_img

中国孩子们在这里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同俄罗斯结下深厚情缘

大熊猫“丁丁”“如意”在俄迎来幼崽

超38万莫斯科民众投票

为熊猫宝宝选名“喀秋莎”

article_img
大熊猫“丁丁”和幼崽“喀秋莎”

从饮食到生活环境

莫斯科动物园悉心照料大熊猫一家

中国国宝在俄罗斯成为“团宠”

大约400年前

绵延1.3万多公里的“万里茶道”

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

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

article_img
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莫斯科北郊的中欧班列“驿站”

如今 中欧班列载着货物

在历史悠久的商贸路线繁忙穿梭

古老茶道沿线

已建起发达的公路 铁路 航空运输网络

article_img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被誉为“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

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顺利实施

“冰上丝绸之路”运来北极天然气

article_img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

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

中国人常说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也应了俄罗斯那句谚语

“好邻居是最近的亲戚”

尽管熊是俄罗斯人非常喜爱的动物,有人甚至用“熊”作名字,但根据新颁布的法令,2020年起,俄罗斯居民将不得再饲养如熊、狮子等“危险”宠物。之前已购买的宠物可以继续与主人共同生活,直至它们自然离世。

俄式传统桑拿中,人们用桦树枝抽打自己或他人的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再跳入冷水池,这种“自虐式”体验既是健康习惯,也是社交活动,体现了“苦中作乐”的生活哲学。

俄罗斯饺子馅料丰富,里面可以是肉馅、土豆馅,也可以是奶酪馅、樱桃馅等。与中国饺子相比,俄罗斯饺子的皮通常较厚,但口感扎实,很有嚼劲。

总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赵新宇 文凡

编导丨曹梓楠

编辑丨雷溦 潘晨

制作丨孟祥迪

视觉丨朱灵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