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学者:汉语教师也应是“文化的使者”

【欧洲时报记者张乔楠采访】张云刚是德国埃森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汉语、英语教师,同时也是德国北威州联邦公务员、教育高级参议。11月29日,张云刚在欧洲德语区本土汉语教师专项培训上做了《汉语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初级汉语教学》报告。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张云刚。

“汉语老师也是文化传播者。如果定位不好,就只是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很多老师的确有定位上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单纯教语言。然后为了引入中国文化,就带学生包个饺子写个毛笔字。以为这样的课堂就很丰富多彩了,但问题是效果达到了多少?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在采访的开头,张云刚老师对汉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汉语教师的定位问题做了一番阐述。

在海外当一名汉语教师,要求很高。语言就是其中逃避不开的症结之一。“很多老师在德语和英语能力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用外国学生能接受的语言来传播中国文化,于是他们也局限于教授语言。此外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上也无法深入,有些现象越解释越复杂,很快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张云刚表示,外语语言能力仍有欠缺的老师仍不少,这就导致了每年对学习汉语感兴趣的学生很多,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我觉得更多的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老师。”

他补充说:“目前德国市面上的汉语教材并不多,教材对文化部分的介绍,基本停留在浅层次上的认知。所以汉语教师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把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

培训课上,张云刚在屏幕前滔滔不绝,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在聊天框里反馈热烈。两个小时下来,陶醉和享受是记者的听课感受,一方面是钦佩于这位老师的知识渊博,一方面是醉心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准备一堂能引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汉语课,老师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张云刚说:“一方面是长远的知识储备。很多年前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字这么写?我当时就告诉他,你就这么写就行了,天天都要看见的字……学生也会写,但他们就是有这样的疑问。后来我开始去找有关字源的书,在北京、台北等很多地方买过这方面的书。才读到这方面的知识,发现‘我’字原来是一种武器,代表了农耕民族的一种文化,武器是为了战斗,为了生存。”他补充道:“那时候焕然大悟。天天看见的字,我们母语的老师会觉得很正常,外国学生的疑问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所以只有不断学习,做大量的文化知识储备。这可能也得益于我以前当导游的经历,现在家里很多书,我每到一个地方要买那里的相关书籍,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不一定都看得完,能看一点是一点。长远的知识储备,是一堂好的语言文化课的前提。”

另一方面,汉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把握课内课外传授语言文化的机会。张云刚表示,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每个人学习的优劣势。他给学生上课的材料、语料都要保证是最新的,是重新处理过的材料。“不能把以前旧的材料拿过来照本宣科。我在抖音上有很多语言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材料,会在课前或者课后发到学生群组里,利用机会跟他们介绍知识点。”

课堂外的优势在于老师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即使课堂上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也要在课后补充知识回答学生的问题。“前几天有学生发给我一张图片,是他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的,中文的‘企鹅’,因为‘企’代表了‘企业商务’,所以图片上就画了一只穿着西装的鹅。我觉得这种记忆方式很赞。”“后来我仔细一查,‘企’在闽南语等很多南方方言中是站立的意思。所以就告诉学生,‘企鹅’最开始就被理解为‘站着的鹅’。之后又跟学生简单普及了什么是闽南方言。”张云刚表示,汉语教师要有意识,抓住随时随地的机会,不能因为触及知识盲区,就放弃将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的机会。他也提到了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同的教学对象,决定了课前就要考虑好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把握什么度……“否则很多东西你无限展开,展开了却收不回来。老师没有驾驭能力。一来是把课讲散了,学生没有太大收获,二来还可能起负面作用,比如遇到政治敏感的话题,不能起到好的引导,还增加了学生的误解。所以回过头来总结,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不同老师可以设计出很多独特的非常好的课,但不变的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

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过程中,几乎每一位汉语教师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跟学生探讨政治敏感话题。德国学生往往会接触到不少德媒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每每这个时候,张云刚会让学生找来正面和负面的材料,从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和思考,再在报告中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下来,在很多问题上,学生们真的会收获新的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

十余年汉语言文化授课经历已经过去,张云刚老师坦言,自己也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传播文化在汉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还记得2009年他第一次进入国际学校授课,“当时也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都有共识,语言只是载体。但很多教材介绍的只是具体的上课方法,比如提供一些游戏。但如何将文化和语言结合起来讲,基本没有这样的教材。”

“曾经有德国教授介绍经验,教中学生一门语言,不是为了培养他们当翻译,而是开始培养他们对一门语言的兴趣。我那几年就一直问自己,在中学我能做什么。”“德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之匮乏,超过我们的想象。每次高一新生上课,我说‘die Verbotene Stadt’(紫禁城),基本没有人知道指的是故宫。几年探索下来,逐渐对自己有了清晰定位--教汉语,也要做文化的使者。”他表示,没有文化做基础,对一门语言的新奇劲过后,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用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来抓住他们。像写毛笔字、包饺子这样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要在语言教学中,把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东西告诉学生,让他们对中国产生美好的印象,才能支持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他们有兴趣对中国做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能够在遇到负面新闻的时候,不会偏激片面地认为中国不好。求同存异,天下一家。”

(编辑:李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