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法媒:拜登当选或阻马克龙国际领袖路

【欧洲时报原野编译报道】美国大选投票已过数日,但选举结果仍扑朔迷离。特朗普还是拜登?不少法国媒体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对法国和欧盟的战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法国经济部长:不会给法国贸易利益带来“太大变化”

法国经济财政部长勒梅尔近日在接受在Radio classique电台采访时表示,美国大选结果不会给法国的贸易利益带来太大变化。

勒梅尔指出,不要抱有幻想,“美国多年来已不再是欧洲的友好伙伴”。对于美国来说,欧洲只是一个“调整变量”。

“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为平衡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现在是欧洲人承担起责任,建立强大的欧洲主权以及强大的经济、技术和政治联盟的时候了。”

article_img

勒梅尔推特截图。(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法媒:特朗普让马克龙成为西方领袖

《费加罗报》指出,从法国的自身利益出发,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都不是最佳合作伙伴。不过,特朗普连任在某种程度上对法国似乎更有利。

《费加罗报》称,虽然特朗普让法国在内的欧盟国家吃了不少苦头,但法国也从中得利。“马克龙成为西方领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填补了特朗普的空白。”一名外交官说。

美国在重大外交舞台上的缺席,把马克龙推上了前台。法媒认为,若拜登当选,必将从马克龙手里“夺回”被特朗普丢失的国际领袖的地位。

此外,由于特朗普对欧盟的“忽视”,不少欧盟国家“被迫”战略自主。若拜登上台,欧美关系缓和,一些国家可能又会重新回到美国的保护下,这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的重建欧盟主权、掌握地缘政治权力的理念发生冲突。

article_img

法媒认为,虽然马克龙很努力地去“适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激烈又不稳定”的性格,但法国总统未能对特朗普的决策产生丝毫影响: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撕毁伊朗核协议(JCPoA),从中东撤军……马克龙的“务实”显然没能吸引特朗普。图为2017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二层的Le Jules Verne餐厅共进晚餐。(图片来源:法新社)

拜登:有利于修复多边主义

若拜登当选呢?法媒指出,这将有益于修复美欧关系和遭到特朗普摒弃的多边主义。拜登曾承诺,若当选总统,美国将重回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合作机制,这对维护多边主义的法国来说,毫无疑问是好消息。

另外,虽然马克龙本人从未与拜登见过面,但不少法国外交官与拜登团队成员有着良好的关系,拜登的外交事务顾问Antony Blinken还曾在巴黎留学深造。

不过,《费加罗报》指出,若指望拜登把欧美关系带回到“美好旧时光”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美国从中东和欧洲撤出从奥巴马时期就已开始,拜登并不会改变这一趋势。

巴黎和平论坛主席Justin Vaïsse指出:“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对比已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世界的中心。自奥巴马起,美国已经试着(从超级强国)回归正常国家。”

巴黎方面希望在非洲萨赫勒(Sahel)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能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就这一点来看,特朗普和拜登都有“风险”。“拜登肯定会再结盟,他对法国人的态度将很友善和礼貌,就像奥巴马那样。不过,他极大可能不会考虑我们的观点。”法国外交人士表示。

article_img

2019年11月4日,法国国防部长帕利(蓝衣者)在西非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首都瓦加杜古(Ouagadougou)考察。(图片来源:法新社)

《德国之声》也发表评论称,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欧盟都应尽快抛弃幻想,认清跨大西洋浪漫主义已经终结的事实。

德国之声评论员Alexandra von Nahmen指出,美国向来都采用务实外交,其外交政策的关键考量是,该伙伴关系是否有利于美国的利益。虽然,基于共同的过去和价值观,欧盟和美国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纽带。但美国领导人在对待伙伴关系时,更多的是成本-效益分析。在奥巴马的领导下,美国已开始将注意力从欧盟转移到太平洋沿岸国家。当下,欧盟应尽快制定战略自主的目标,除了发挥更大的地缘政治作用,承担更多自身安全责任,欧盟别无选择。

“特朗普现象”:西方政治“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大选开票仍在进行中,现任总统特朗普获得的选票数已超过2016年。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获得了更多的“少数族裔”选票。

《费加罗报》认为,这说明“特朗普现象”绝不仅是白人投票的结果。与2015年英国公投“脱欧”一样,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能被简单看作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小插曲”,“特朗普现象”实际上是西方政治的“洗牌”。

2008年金融危机打破了自由民主党派和“民粹”运动之间的传统政治分水岭:以往的左派-右派之分逐渐被“任何地方”-“某些地方”(Anywhere - Somewhere)之分取代。

“任何地方”-“某些地方”(Anywhere - Somewhere)理论由英国政治学者David Goodhart提出。“任何地方”群体通常生活在大都市,移动能力强,更适应“地球村”的生活,也更接受多元文化;而“某些地方”群体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很强的依附感和认同感,移动能力相对较低,全球化带来的是经济和文化的不安全感。

在现代社会,以往的政治光谱变得模糊,一个人的观念态度更多时候与他属于“任何地方”群体还是“某些地方”群体有关。除了新冠疫情的原因,给拜登投票的选民更倾向于邮寄选票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法国地理学者Christophe Guilluy在《普通人的时代》(Le Temps des gens ordinaires)一书中指出,长期在社会中“隐形”的普通人正在成为“不可避免的”选票群体:他们自主性更高、更确信自己的政治判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表现比预期好得多。Guilluy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大选“出乎意料”的胶着战况再次证明“精英已输”,他指出,即使拜登胜选,民粹主义的崛起也不会就此打住,“美好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

article_img

2019年8月,法国等欧洲国家积极行动,试图缓和伊朗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法国Biarritz G7峰会上“意外”现身,并与马克龙等人会晤。图为G7成员国首脑合影。(图片来源:法新社)

(编辑:李璟桐)